顺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栗溪村,农家庭院水雾缭绕,院里植物结出的橘黄色果实生机勃勃,把小庭院占得满满当当。
“这叫金弹子,学名叫乌柿。”栗溪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施和友嘴角挂着笑容,“别看它们个头小,可是‘富民果’。”
栗溪村曾经是贫困村,交通不便,产业缺乏。如今,施和友和68户村民从事金弹子培植产业,产品在江浙沪、川渝等地区备受青睐,一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为了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施和友申请了贷款,扩大金弹子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开办了农家乐,推动“种植+旅游+体验”融合发展,吸引外地游客前来休闲消费。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吉首市支行先后为栗溪村44名种植户提供贷款支持,助力发展庭院经济。如今,金弹子种植在栗溪村形成产业集群,基地产业园达200多亩,每年解决就业3000余人次,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金融支持像汩汩清流,滋润着湘西这片土地。
摊青、杀青、揉捻、整形……在古丈县古阳镇罗依溪村,村民张力开办了一家茶厂。
茶厂主营古丈毛尖,张力种植茶叶800余亩,可自主生产约3.2万斤。除此之外,他还收购了周边7个自然村农户的鲜叶和成品茶。茶厂年销售额约600万元,有效推动年轻人返乡就业。
茶叶资金回款周期长,收购需要用现金支付,资金链容易中断。中国农业银行古丈县支行支持茶叶信贷约1200户,金额约2.4亿元,打通了资金衔接,茶农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农业欣欣向荣,也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湘西,芙蓉镇、凤凰古城、德夯苗寨等知名景点,如同珍珠散落在不同地方,如何串珠成链?
湘西芙蓉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湘西北旅游集散中心,对游客进行整合和有机分流。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超君介绍,2025年从中国农业银行申请贷款4.6亿元,用于芙蓉镇景区提质改造,建设完善酒店、游客接待中心、观光车售票厅及地下车库等设施。
如今,游客来到芙蓉镇景区,可以住在景区酒店,观看夜间文艺演出。也可以购买附近景区的联票,通过集散中心的摆渡车或旅游大巴,在不同景区之间便捷游览。
走进芙蓉镇,来此创业的张春艳和丈夫瞿章勋开办了芙蓉镇第一家精品民宿。张春艳回忆,民宿经营一度艰难,中国农业银行投放30万元民宿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如今,夫妻二人已在芙蓉镇开设4家民宿,凭借不同特色,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
吉首恰比河融汇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苗寨文化。走进蝴蝶寨精品民宿,阵阵茶香扑面而来。附近的苗绣基地里,一件件色彩缤纷、针脚灵动的苗绣作品,在绣娘手中转动。
“通过这方小天地,我们希望将苗绣的魅力展现给更多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湘西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易华说。
怀揣着梦想,易华和丈夫开办具有苗族特色的民宿,并通过对接订单的形式帮助绣娘增收。中国农业银行湘西分行为他们提供了520万元贷款,助力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2009年以来,易华的公司举办苗绣技艺培训300余期,累计培训超2万人次;通过产品订单,直接带动20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