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拓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统筹发展与安全,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振兴之路。
聚焦特色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淳化县依托“果畜菜菌荞”特色产业,加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塑造”,推动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淳化把瑞雪苹果作为主导产业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程,计划5年内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带动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2025年,全县新栽及高接换优瑞雪苹果1.3万余亩,建成百亩以上示范方18个,累计种植面积达3.3万亩,实现良好开局。
同时,致力于打造淳化荞面饸饹特色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推广,发展饸饹餐饮店1600余家,建设万亩荞麦花海,开展趣味亲子采摘等活动,引进“荞花郎”“荞乡遇”等企业,发展荞麦食品生产、主题民宿,每年举办荞面饸饹文化旅游消费季,推动农文旅融合、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荞麦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10亿元。
淳化还是中国奶山羊基地县,拥有“温氏模式”生猪全产业链,全省单体最大的万头奶牛牧场、裕灌食用菌项目建成运营,先后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银行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助力淳化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投入无偿资金支持荞麦、苹果等主导产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举办大型展销会、跨境推介会,推介淳化特色产品。积极协调资源,引入专家智库,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特色产业壮大发展。
强化平台赋能,打造宜业宜居新家园
2024年,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经开区。淳化县委、县政府坚持“西咸制造、淳化配套”的发展思路,投入资金9.39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配套企业孵化基地、学校和医院,显著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打造宜业宜居新家园。
在创新赋能方面,淳化县设立1亿元产业振兴发展基金,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科技服务平台,共培育入驻企业3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建立县级领导分7个地域叩门招商、线索报送、“金牌投资人”礼遇等机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引进产业链项目19个,总投资39.02亿元。
淳化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十大兴教工程”“城建十大工程”“十大惠民工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省级评估,地下停车场、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推动共建共享,描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淳化县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整合资金1.74亿元,实施衔接项目145个,推动54个村基础设施升级,37个“薄弱村”全部清零。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同比增长8.2%,乡村全面振兴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百姓。
中国银行作为淳化县定点帮扶单位,在人才培养、教育支持、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促成北京大学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在淳化县爷台山战役纪念馆挂牌,建设“科技小院”和智慧教室,打造“大槐树村”电商品牌,为淳化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金融动能。
在中国银行等社会各界的持续助力下,淳化县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奋力建设富裕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淳化。
数据来源:中共淳化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