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过百亿元、累计促成技术服务交易超5亿元……创新创业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浙江宁波市海曙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底气所在。通过优化创新生态、集聚高端要素、激活内生动力,海曙区正在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创新创业热土。
前不久,宁波海曙区召开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七大片区、八大服务、十大场景、百亿基金”为核心焦点,向广大投资者、企业家和各领域尖端人才发出邀请。大会共签约39个项目,总投资额约207亿元,涵盖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现代商贸、总部经济、数字文旅等多个领域。
“围绕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赛道发力,构建‘创新街区研发孵化、产业园区承载转化、多元场景体验应用’的全域联动创新格局。”宁波市海曙区委书记叶枝利表示,未来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全域创新活力区。
平台聚能
一个个汇聚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发展要素的高能级平台,是海曙区汇聚创新要素的关键载体。
5年来,累计举办17期创业营,触达学员数万人次,产生创新项目原型122个,96项专利申请中已有74项获授权……在前不久召开海曙区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之际,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柯宏伟亮出了这张“科创成绩单”。
据了解,海曙区携手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搭建创新创业托举平台,推动一个个创新项目从萌芽到成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经验与特色的科创发展路径。
在这个平台上,既有初创型新秀企业,也有带着“海曙智造”走向国际市场的科技企业。在风景如画的甬水桥畔,启动不到2年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了第三代人形机器人NAVIAI-I3。与市面上其他人形机器人相比,该产品拥有更大的扭矩,能够大幅提升算法,具备更强的行走稳定性,在安防、巡检、保安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平台持续发力,也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发展要素汇聚而来。
宁波卓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入驻由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的藕池未来智慧园,为海曙区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劲配套支持。这片30多亩的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0余家,包括2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规上企业和3家国(省)科小企业。
智造升级
每8分钟,就有一件黑色POLO衫生产完成;11条智能吊挂生产线,日产1.5万件成衣……位于海曙区的宁波宝珀制衣有限公司,智能元素无处不在,产品发往上海、广州及海外市场。
面料智能立库内,智能无人叉车在专属通道畅通无阻,配合生产需求柔性搬运。曾经面料堆积的仓库,如今近九成面料存放不超过15天;裁片智能立库里,9台小机器人以每秒4米的速度配送运行。
新兴技术加速迭代,产业升级势在必行。雅戈尔等龙头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实现“一件定制、七天交付”;部分中小制造企业则在海曙区相关部门支持下,积极落地数智化改造项目。
目前,海曙区已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推动超千家规上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在甬水桥科创中心,国利网安、中控技术等企业聚焦工业信息安全、高端工业软件,已孵化科技项目30余个;在人文与科技氛围交织的月湖金汇小镇,金融科技、区块链等业态快速集聚,累计注册企业超800家。
精准服务
记者走进宁波望春工业园看到,以前光板研发生产为主营业务的宁波微奈光科技有限公司里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刚把产品送给客户进行验证,目前设备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只待通过验证,便可正式投入量产。”公司总经理简旭宏说。
这家企业于去年6月注册落户海曙区。简旭宏告诉记者,此前在全国多地寻找适合项目落地的地方,实地走访后,发现海曙区无论是场地配置还是营商环境都很合心意。落户以来,海曙区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望春工业园区则为其提供了相关生产用地。
区人大推出“代表体验官”履职品牌,组织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沉浸式深入一线,履职场景从营商环境扩展至交通出行、罗城保护焕新等领域,助力打通政务服务堵点,压缩部分企业办事流程;区政协打造“曙商有话说”专题议事品牌,结合海曙企业家联谊会,组织政协委员、智库专家深入商圈企业、工厂车间、政务服务等,围绕“发展首发经济”“培育链主企业”等主题开展协商议事,形成20余份政协提案和协商建议书……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安心落户、开创事业。
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海曙区推出“八大助企服务事项”,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技术云超市”便是其中关键一环。其中,平台以科技大市场为载体,不展示商品,只陈列技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精准对接高校成果与企业需求。
“针对个性化技术难题,我们深入分析、调集资源、助企纾困,做好为企排忧解难牵线员。”海曙区科技大市场负责人齐伟光表示。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不仅感受到服务温度,更收获了发展前景。
宁波晶臻科技以研发生产耐高温阻燃面料为主营业务,其掌握的阻燃面料技术可耐1800摄氏度高温,但初期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在海曙区科技大市场助力下,区内外安全鞋等材料适用企业闻讯而来,迅速为晶臻科技打开市场。如今,企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等领域,预计今年产值破千万元。
浙江斯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泳池机器人时遇到水下密封难题,科技大市场对接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专家,联合开发新型变频控制技术,使整池设备能耗降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