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有媒体问及,此前有几条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新闻火出圈,不少企业和媒体都表示明年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一年,但也有声音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安全性等方面仍有不少缺陷,担心这只是一个新的泡沫。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这两种声音有何评论,将如何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速度”与“泡沫”一直是前沿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平衡的问题,这对于具身智能产业来讲,也是一样的。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关键在于合理引导。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李超介绍说,近年来,在创新引领和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规模,正在以超50%的增速跨越式发展。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30年将达到千亿元市场规模。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着力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关键在于合理引导。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强化政策牵引、加快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应用等开展系统谋划。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李超表示,一是加速构建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产业有序发展。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围绕“大小脑”模型协同、云侧与端侧算力适配、仿真与真机数据融合等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产业卡点堵点问题。三是推动训练与中试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国范围内具身智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速具身智能体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