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沈童济南报道
11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情况。
据悉,金融监管总局围绕养老金融等出台了系列监管政策,近年来,山东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养老金融部署要求,引领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山东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增、一优、一扩、一补”。
养老产业投融资持续增加。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顶层设计上树导向、明方向,制定专项养老信贷政策,健全完善符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机制,在资源配置、授信审批、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落实尽职免责政策要求,适当提高涉老创新型业务的“容忍度”,充分激发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精准主动对接养老产业重点项目,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今年前三季度,辖区累计发放养老产业贷款1026户、59.8亿元;累计发放医养结合产业贷款560户、135亿元;累计发放养老机构贷款165户、27亿元。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支持在营在建养老社区、康养中心10余家,提供养老床位超5000张。
养老保险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深度参与企业年金第二支柱“扩面提质”,截至今年9月底,受托管理企业年金超7000户、1000亿元;积极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在售各类养老年金产品近300款,存量保单115.8万件、积累准备金487.1亿元,均较年初增长19%以上。养老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余额48.6亿元,同比增长108%。
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持续扩大。引导保险业金融机构着力提供与养老需求相适配的保险保障产品和服务,联合出台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若干措施,为20多万失能老年人提供精细化、规范化长护险经办服务。“定制型医疗险”覆盖超300万老年群众。“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险覆盖超490万人,今年已赔付19万人次、2.8亿元,老年群体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养老金融服务短板持续补强。引导金融机构努力营造“老年友好型”金融服务环境,让服务“可感可及”,让群众“可依可盼”。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对营业网点进行适老化改造,鼓励开设适老化“绿色通道”与“爱心窗口”;设置“长者版”“简洁版”适老APP模式。已累计完成适老化网点改造1.2万个,指导建设社保便民网点7000余个,建设老年人专属特色服务网点1200余个。部分网点还配备血压测量仪、AED除颤仪等设备,努力让养老金融服务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