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低空经济领域再迎关键落子。日前,在自贡举行的2025四川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大会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成都众航智飞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全倾转旋翼eVTOL总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宣布将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构建“研发—制造—验证”一体化体系。
而在此前,成都高新区企业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10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架机亦正式下线。
这意味着,从项目签约到产品下线,从制造基地封顶到应用场景释放,成都高新区正以系统化、全链条的推进节奏,在中国低空经济的赛道上加速“起飞”。
1
“双星”并进:eVTOL产能与创新同步提升
毋需质疑,在低空制造这一核心赛道上,成都高新区已呈现出由沃飞长空与成都众航智飞构成的“双星”并进格局,二者在产品定位与技术路径上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成都eVTOL产业从技术研发迈向商业化量产。
这一格局中,沃飞长空作为先行者,已将其自主研发的eVTOL AE200系列中的首架载客机AE200-100推入预生产阶段。该机型作为国内首款正式下线的载客eVTOL,采用独创的“八轴内四倾转”构型,定位为满足“跨城出行、机场接驳”等需求的空中交通工具。其首架机下线标志着机型正式进入适航取证冲刺期,为量产铺平道路。目前,AE200系列已收获千架商业订单,其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全球总部与生产基地也已封顶,预计2026年开启运营,为未来的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新近签约落地的众航智飞全倾转旋翼eVTOL总部项目,则为成都的eVTOL矩阵注入了新的关键增量。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专注于新型全倾转eVTOL、混合动力系统及飞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制造,计划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构建“研发—制造—验证”一体化体系,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00架eVTOL的产能。其产品同样瞄准300公里/小时的时速,但更侧重于“短途通勤、私人旅行、个性化运动驾驶”等细分市场,与沃飞长空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互补。
这种“双轮驱动”格局,并非简单的企业集聚,而是成都高新区在eVTOL领域进行系统性谋划的结果。一边是致力于打造“空中公共交通工具”的成熟产品,另一边是深耕“短途通勤、个性化空中出行”领域的新锐力量。这种布局既避免了产业同质化竞争,又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和市场定位,快速覆盖了城市空中交通的多个核心应用场景,极大地增强了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韧性与综合竞争力。
两款产品虽定位不同,但共同指向城市与城际交通的未来场景。它们的并行发展,体现出成都在eVTOL细分赛道中的多元布局与系统谋划。这也意味着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整机研发制造体系正日趋完善,一个更具广度与深度的低空制造产业生态已清晰可见。
2
双轮驱动:以“标准”和“场景”升维低空经济竞争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加速产业项目落地的同时,成都正将布局延伸至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维度:规则制定权与场景话语权。
近期,“四川成都高新区低空航空器制造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标志着成都首次在低空经济规则制定层面获得了国家级平台的支持。
该试点旨在构建一套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核心是推动本土创新技术和重要专利转化为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并探索一条由“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专利标准并轨”的创新机制。在业界看来,这不仅为产品的规模化与国际化铺平道路,更意味着成都正从被动遵循规则转向主动参与和主导规则制定,旨在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规则引领之外,成都更致力于打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11月19日,成都未来科技城联合成都交投集团,精准发布了覆盖低空配送、道路巡检、应急救援及城市低空公交化运营等9大场景的机会清单。这一举措的核心目的,是为正在研发和量产的技术与产品,提供一个明确的、可落地的市场出口。从飞行器中试平台、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即时配送、无人机道路巡检,该清单系统梳理了从技术到市场的现实路径,强力推动“三新三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获得宝贵的“首用首试”机会,从而加速其迭代成熟与商业化进程。
3
生态聚链: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时间拨回十年前。2015年,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纵横股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率先在国内发布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重新定义了该领域的产品形态。六年后,纵横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首家以工业无人机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以此为起点,成都逐步汇聚了纵横股份、沃飞长空、中航无人机、傲势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紧密的研发同盟。创新要素在此不断集聚、流动与扩散,推动新型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其中,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主机企业与“链主”,沃飞长空与成都高新区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强链补链:合作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系统引入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汇聚低空经济产业链核心企业95家,覆盖从材料、零部件到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链条。随着沃飞长空、众航智飞等整机项目相继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加快建设“未来翼谷”等重大产业载体,推动形成具有区域带动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低空产业集群。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与创新者,将这里作为创新技术的‘首选试验场’与未来产业的‘理想启航地’。”在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大会上,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制造项目的签约落地、适航机型的下线量产,到标准体系的先行构建与应用场景的精准释放——成都正以系统化思维,构建低空经济完整生态体系。
在这场围绕“天空”的新经济竞逐中,成都不仅要做积极的参与者,更致力于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场景创新的策源地与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随着越来越多eVTOL飞行器从试验场飞向城市天际,一座“立体城市”的轮廓正于此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