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23:24:50 股吧网页版
无问芯穹获5亿元资本加持 ,A+轮融资投向智能体新基建
来源:华夏时报网

  人工智能赛道获得产业资本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日,成立不到三年时间的AI基础设施企业上海无问芯穹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无问芯穹”)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珠海科技集团、孚腾资本(元创未来基金)两家领投,惠远资本、尚颀资本和弘晖基金跟投,老股东洪泰基金、达晨财智、尚势资本&海棠基金、联想创投、君联资本、申万宏源、徐汇科创投、元智未来持续追投。13家国资加上市场化产业基金的追捧,再次创下AI新基建领域融资新纪录。

  “无问芯穹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入三大方向:一是持续扩大无问芯穹软硬协同、多元异构的技术领先优势;二是推动AI云产品与AI终端方案在产业中的规模化拓展;三是加大智能体基础设施研发投入,构建一流的智能体服务平台及配套云、端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智能体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中的规模化普惠应用。”无问芯穹相关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无问芯穹成立于2023年5月,在两年半时间里已经进行了从天使轮到A+轮的多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20亿元,不过尚未披露具体估值。

  四轮融资背后的“惊人”团队

  “此次融资阵容汇聚国家产业资本与头部市场化基金,‘国资+市场’的双重加持,既是对无问芯穹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坚持技术创新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市场对其引领AI产业落地、共建基础设施生态的坚定信心。”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表示。

  夏立雪进一步指出,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的范式变革不仅是一次战略机遇,得益于在人工智能系统领域沉淀多年的技术禀赋与工程能力,无问芯穹已敏捷完成了智能体原生基础设施转型,而新一轮融资的完成,也将为企业注入更强大的发展动能。面向智能体时代,无问芯穹将继续以软硬件联合优化为技术依托,以构建新一代可学习、可进化的Agentic Infra为战略核心,生产智能体、协同智能体、服务智能体(Into Agent, With Agent, For Agent),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系统优化与生态构建上实现更深层次的突破。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自无问芯穹在上海徐汇成立,至今已历经四轮融资。

  2023年8月,无问芯穹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金沙江创投、SEE Fund无限基金、徐汇资本;2023年12月,无问芯穹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投资方包括百度、腾讯投资、红杉中国、智谱AI、歌尔股份、真格基金、启明创投、南山资本、绿洲资本Vitalbridge、七熹投资、光源资本、星连资本、惠隆资本;2024年8月,无问芯穹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5亿元,估值未披露,本轮融资联合领投方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启明创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联想创投、小米、软通高科等战略投资方,国开科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徐汇科创投等国资基金,以及顺为资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尚势资本、森若玉坤、申万宏源、正景资本等财务机构。

  2025年11月27日,无问芯穹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公开信息显示,四轮融资下来,公司总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而投资方的名单可谓囊括国内所有知名的产业资本和国有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同属上海的智元机器人借具身智能爆发反向收购大牛股上纬新材,完成资本跃升,背后是“华为系”团队的身影;而AI新基建“独角兽”无问芯穹受到产业资本的追捧,则是因为“清华系”团队的惊人实力。

  天眼查显示,无问芯穹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玉出生于1982年,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也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系主任。长期从事智能芯片、高能效电路与系统研究,ACM SIGDA执行委员会成员,ACM FPGA技术委员会亚太地区唯一成员;无问芯穹CEO、联合创始人夏立雪,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也是汪玉的第一任博士毕业生,长期致力于深度学习系统的设计方法学研究,曾任阿里云用户增长产品技术负责人,曾经负责过阿里云大语言模型的压缩加速、生成式AI模型芯片等战略项目。

  无问芯穹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戴国浩,任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与夏立雪同为清华校友,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取得清华电子工程系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汪玉为其博士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戴国浩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规模稀疏图计算、异构硬件计算、新兴硬件架构等,曾获ASP-DAC19最佳论文奖,以及DAC22/DATE18最佳论文提名。

  无问芯穹CTO、联合创始人颜深根,是中科院博士,清华大学电子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研副教授、商汤原数据与计算平台部执行总监、小红书原AI平台部负责人,曾就职于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任资深研发工程师。

  无问芯穹硬件设计负责人、联合创始人曾书霖,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汪玉教授,201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加入汪玉教授团队。曾书霖主修专业为电子工程,研究方向包括基于FPGA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软硬件协同优化、云端硬件虚拟化、大规模异构计算等。

  “这是一支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推动集结的队伍,发起人正是汪玉教授,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最年轻系主任,汪玉曾率队学生姚颂创办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后来在2023年发起创立无问芯穹,公司CEO夏立雪、首席科学家戴国浩均是汪玉的学生。”一位AI界内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看好AI基础设施赛道

  近期,无问芯穹连续发布了由Agentic AI驱动的云端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Infra Agents与终端通用推理加速优化平台Kernel Mind两款智能体产品,以及配套的智能体技术——支持智能体持续进化的强化学习框架RLinf和支持智能体更高效无损交流的通信框架Cache to Cache等,目标是让云、端基础设施也成为智能体落地的试炼场,身体力行帮助智能体从演示品真正走向规模化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资源并自然流入千行百业与千家万户。

  “智能体技术正在引领人工智能进入以自主感知、协同决策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而与之匹配的基础设施能力,将成为其实现规模化产业落地的关键支撑。无问芯穹在过去两年中,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持续的工程实践,已在‘云+端’全栈体系中构建出成熟的产品矩阵与多行业落地案例,为下一代Agentic Infra的深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珠海科技集团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资源,与无问芯穹共同推进智能体技术 产业 应用的闭环建设,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为构建集约、绿色、普惠的下一代AI产业体系贡献切实力量。”作为本轮领投方,珠海科技产业集团首席投资官刘飞虹表示。

  同为领投方的孚腾资本(元创未来基金)则发表观点称,无问芯穹在AI基础设施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前瞻性与系统化能力,面对智能体技术由探索走向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无问芯穹所提出的Agentic Infra新范式,精准把握了Agentic AI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核心诉求,具备深远的战略价值与广阔的商业想象空间。孚腾资本期待以本轮投资为纽带,共同在国家新质生产力构建的进程中贡献重要力量。

  “无问芯穹以AI智能体生态为核心战略,凭借领先的软硬结合技术与端云协同架构,为中国Agentic AI生态搭建起贯通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底座,这一布局彰显其技术前瞻性。我们坚定看好AI智能体赋能产业端及C端的巨大潜力,将充分发挥自身政府及产业资源优势,持续助力无问芯穹业务发展,积极引荐优质合作伙伴融入无问芯穹智能体生态。”惠远资本总裁张珊珊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完成A轮融资时,彼时的投资方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就称,AI基础设施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君联资本始终对该领域密切关注。君联认为,无问芯穹拥有一支行业稀缺且具有深厚学术积淀和丰富产业经验的复合型队伍,以行业独有的大规模异构算力软硬联合优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异构算力生态发展,构建中国本土化AI基础设施竞争力。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则看好无问芯穹的前景,称其是行业少有对AI基础设施的发展脉络和行业格局拥有先见性和敏锐性的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独到优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