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公募基金分红更为踊跃,仅11月27日就有至少10只基金发布了分红公告。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积极“派红包”,总额超过2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多只权益基金踊跃分红,总金额已超去年全年,增长幅度超过四成。
公告显示,至11月27日记者发稿时为止,国泰海通安悦债券、上银鑫达灵活配置混合、红塔红土长益定期开放债券、农银金玉债券、农银金益债券、华泰紫金丰泰纯债债券发起、农银金益债券、国泰海通安裕中短债债券、渤海汇金兴荣一年定期开放债券等13只基金发布了分红公告。其中部分产品如鹏华永润一年定期开放债券今年分红次数已超过10次。
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以来有上千只公募基金分红,分红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4。权益基金方面(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QDII股票型、QDII混合型与被动指数型股票及指数增强基金),2025年年度分红金额(即本年度全部分红的总和)为521.56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加40.69%。
权益基金中,有9只基金2025年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为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具体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025年分红总额为83.94亿元,较全年增加近2.4倍;沪深300ETF易方达分红总额为71.51亿元,增长近35%;沪深300ETF华夏与嘉实沪深300ETF分红总额超过50亿元,后者增长超2.2倍;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南方中证500ETF、华安上证180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华泰柏瑞鼎利混合等分红总额超10亿元。
年度分红次数看,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汇添富中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等十余只权益基金分红次数超过10次。
主动权益基金今年分红也十分积极,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以来,部分主动权益基金首次宣布分红。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与华泰柏瑞鼎利混合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唯二2025年分红总额超过10亿元的。此外,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科讯混合、华泰柏瑞鼎利混合、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工银全球人民币等近3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2025年年度分红超过1亿元。
诺安基金指出,基金分红首先要满足三个硬性条件:一是先补亏,即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才可进行收益分配;二是分红后净值不低于面值,即分红后基金单位净值不能低于1元(大部分基金的初始面值);三是当期无净亏损,若基金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能进行收益分配。
业内人士指出,年末分红潮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正常机制体现,其对流动性的冲击多为短期、结构性的。而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与投资者行为的成熟,这种冲击将逐步趋于平缓。投资者更应关注分红背后基金的投资运作能力与资产质量,而非单纯纠结于短期流动性波动,这才是把握长期投资机会的核心。“建议投资者关注基金的可分配利润来源,看是否来自基金的主营业务收益,即通过投资股票、债券等资产获得的收益;主营业务收益稳定,才能保证基金有持续分红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注意分红后基金净值的走势。展望未来,随着基金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分红或将成为常态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