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制茶饮品牌古茗搞起了百万免单活动。
“壕”气的古茗(01364.HK)不仅给消费者发福利,更为自家股东抛出“现金大礼包”——总金额超22亿港元的特别股息。
其中,超七成股息将流向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这场分红也被外界解读为“给老板们上缴利润”。
11月14日,古茗董事会提议,每股发放0.93港元红利,按照已发行股份约23.8亿股计算,特别派息共计22.1亿港元。这是公司上市前便曾许下的承诺,据2月4日的招股章程披露,古茗拟于2025年12月前根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留存利润及于宣派特别股息时计入资本公积的股份溢价,向股东(包括上市后的新股东)宣派及分派金额不少于20亿元的特别股息。
中期报告显示,古茗约17.31亿股、72.77%的股权掌握在公司创始人、实控人王云安及一致行动人手中。这意味着,此次分红中,将有超16亿港元流入他们的口袋。
其中,王云安通过海外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约9.41亿股,持股比例39.56%,预计分得8.75亿港元;总裁戚侠持有约4.31亿股、18.11%的股权,预计分得4亿港元;执行董事阮修迪持有约2.99亿股、12.58%的股权,预计分得2.78亿港元。
事实上,巨额分红并非首次出现,距离上次古茗大手笔“发钱”还不到一年时间。
2025年1月,即上市前夕,公司通过董事会决议案及股东决议案,向于2024年12月31日名列股东名册的现有股东宣派17.4亿元的股息,此次股息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股份溢价及留存利润为基准。
粗略计算,古茗两次派息总额超41亿港元,其中约30亿港元流入了创始人团队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派息金额已超过了近一年半的累计利润。2025年上半年,古茗实现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去年全年为14.79亿元。一年半来公司积累的归母净利润约31亿元,尚不及两次分红金额。
同样,这笔分红资金也已超过其上市募集资金规模。2月12日,古茗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中国新茶饮行业第三家上市公司,发行价为每股9.94港元,募集资金18.13亿港元。
不缺钱却还要上市融资,这一操作也遭部分投资者质疑其行为合理性。
毕竟,新茶饮上市公司中,古茗是首个如此“壕气”的企业。
Choice数据显示,茶百道(02555.HK)自2024年4月上市后进行过3次分红,合计总额近11亿元;沪上阿姨(02589.HK)今年5月上市后于中期每10股派发0.676元,总额仅7112万元;而奈雪的茶(02150.HK)、蜜雪集团(02097.HK)、霸王茶姬(CHA.O)自上市以来均未进行过分红。
需要看到的是,古茗的赚钱能力的确在一众新茶饮品牌中保有优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28.72%,高于蜜雪集团的18.27%、茶百道的13.32%、霸王茶姬的11.22%、沪上阿姨的11.16%、奈雪的茶的-5.48%。
门店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古茗门店总数达11179家,规模仅次于蜜雪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