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地是9月26日种下的,你看这麦子长得多好。”
11月27日下午,河北深州的种粮农民徐东考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来一段田间视频:晴日微风里,冬小麦长势喜人,茂密茁壮的麦苗随风轻摇。
当前秋冬种已近尾声。据11月21日央视新闻消息,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九成半。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小麦分析师吕凤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10月上中旬黄淮海等主产区持续阴雨等因素影响,今年冬小麦播种整体偏晚,核心产区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冬前是促进冬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培育壮苗越冬的关键阶段。目前主产区正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抓好冬前管理,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冬小麦播种整体偏晚
“今年冬小麦播种整体偏晚,区域差异显著。”吕凤阳表示,今年冬小麦播种节奏较常年明显推迟,主因是10月上中旬黄淮海等主产区持续阴雨导致土壤过湿,农机下地受阻。如山东、河南播期较常年偏晚。直至10月下旬天气转晴、墒情好转后,播种进度才加快。
司占欣是河北省定州市鑫久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定州市杨家庄乡的种粮大户,今年他种植了760亩冬小麦,直到11月上旬,冬小麦播种工作才全部完成。
当前全国冬小麦播种近尾声,主产区播种工作整体顺利。如截至11月18日,河南全省冬小麦已播8116万亩,占预计面积95.5%,麦播工作已基本完成;山东全省计划种植6060万亩冬小麦,进度已过九成半;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大面积播种基本结束;陕西冬小麦播种进度接近尾声。
据吕凤阳了解,今年核心产区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得益于良种补贴与技术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占比提升,黄淮海麦区高产抗逆品种、长江中下游抗湿抗病品种推广力度加大,未出现明显面积缩减。
吕凤阳观察到,今年晚播麦比例显著增加,部分地区早播与晚播田块出苗时间相差10-15天。
“今年麦子种得晚,但相比去年,今年我家的麦苗长得不赖。”徐东考回忆称,受10月上中旬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冬小麦播种比去年晚了约半个月,但今年当地土壤墒情条件好,苗情条件整体较好。当前不少麦苗高度已接近10厘米,有3—4个分叉,叠加今年播种的量比去年多,整体利于来年春天小麦生长。
“今年因天气原因比往年播种晚了几天,但小麦生长正常。”司占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他在播种过程中使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直接开沟,种肥同播,施肥、播种、镇压都一次完成,减少了机械在田间的碾压遍数,也减少了人工,节省了播种时间。
司占欣表示,在小麦播种中使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本身就带有镇压功能,小麦越冬不用浇灌冻水,再加上今年播种后光照充足,白天地温得以增高,利于小麦增长。综合目前的小麦长势,对明年小麦单产应该没有太大影响。
从主产区麦苗生长情况看,吕凤阳表示,目前苗情有所分化,但整体可控。墒情适宜区域冬小麦长势良好,基本苗充足、个体健壮。但晚播影响突出,部分田块麦苗分蘖少、次生根发育差,且土壤湿度过大加重纹枯病、茎基腐病风险。黄淮海麦区因播期推迟,冬前积温不足,壮苗培育压力较大。
多地小麦冬前管护升级
“受前期持续连阴雨天气影响,今年主产区冬小麦播期推迟,晚播麦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地区麦苗出苗晚、长势弱,局地可能出现‘一根针’和‘土里捂’,且土壤湿度大加重病虫害发生,浅播易发生冻害,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压力较大。”
11月18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发布的《2025年全国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后简称《意见》)已经注意到这一现实情况。
针对当前生产形势,《意见》要求,各地应立足“抢早抓细、分区分类”,以晚播麦促转壮为重点,落实适墒镇压、冬前除草、防病治虫、肥水调控等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打好明年夏粮生产基础。
《意见》还围绕因苗镇压防冻害、分类施肥促转化、适时化除防药害、防病治虫压基数、主动应变保越冬这五方面,提出了系列针对性管护举措。
如在分类施肥促转化方面,《意见》明确,对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基肥不足、长势较弱、渍害僵苗等造成麦苗发黄的田块,在小麦2—3叶期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促弱苗转化升级。对部分播种偏早、播量过大的田块,要控制追肥,以镇压为主,适当蹲苗、防范旺长。
冬前是冬小麦越冬生长的关键窗口期,各地也在抓紧推进冬前田管工作。如11月14日,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515”协同推广小麦团队联合发布《2025年湖北省小麦苗期田管技术指导意见》,提醒各地冬前田管应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因苗施策,分类管理。重点是全力改善土壤墒情环境,促小麦早期根系健壮生长。
再如11月24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2025年陕西省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明确各地要坚持“以促为主,调优群体”的原则,抢抓越冬前田间管理“窗口期”,紧盯肥水管理、适时镇压、叶面喷肥等关键环节,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各地还要求派出专家和技术团队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如重庆在《重庆市2025年冬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中明确,市、县、乡三级农技部门组建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培训,重点培训免耕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确保农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司占欣留意到,近期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种植户们在接受指导后迅速行动:尚未完成镇压作业的地块及时做镇压,暂无镇压设备的农户则抓紧时间浇灌冻水,全力保障小麦安全越冬。
根据当前的苗情,司占欣进行了无人机喷施抗冻剂、促壮剂及营养剂,为小麦安全越冬筑牢基础。他计划在春节后将密切关注麦苗长势,提前开展田间管理,全力推动冬小麦来年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