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云鲸内部人士得知,云鲸中国区负责人王俊刚离职。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云鲸官方回应。据多方信息显示,王俊刚此次离职毫无前兆,相对突然。他于 2024 年加入云鲸,此前还曾担任石头科技电商总监,后升任石头科技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尽管身为云鲸大区负责人,王俊刚却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其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在 2025 年 AWE 上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出现。
此外,企业信息查询数据表明,王俊刚在西安、海口、武汉、山西等多个城市的多家云鲸相关贸易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目前这些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尚未发生变动,且均处于存续状态。
云鲸:处于关键阶段,面临内外挑战
云鲸智能成立于 2016 年 10 月,隶属于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家用机器人领域,致力于研发革命性科技产品的品牌,同时也是为用户自由热爱而打造的生活方式品牌。自成立以来,云鲸在技术研发上成果丰硕,横跨 SLAM、三维感知、AI 物体识别、机器人结构技术、大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机器人企业 50 强,连续四年登上胡润全球独角兽榜,还上榜 202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慈善公益 500 强名单。
在产品布局方面,云鲸成绩亮眼。2019 年推出首款会自动清洗拖布的扫拖一体机器人 “小白鲸” NARWAL J1,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对 “拖地机器人” 的认知,该产品还获得美国《时代》杂志 2020 年最佳发明、爱迪生发明金奖、红点等国内外大奖。此后,云鲸不断迭代产品,2021 年推出 “连水都不用换” 的扫拖机器人 NARWAL J2,创新性地将自动上下水功能模块化设计;2022 年推出第三代扫拖一体机器人 J3 小鲸灵,首创 “DirtSense 污水识别系统”;2023 年推出第四代扫拖一体机器人 J4,实现 7800Pa 顶配吸力;2024 年 4 月推出行业首款全智能清洁机器人云鲸逍遥 001,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 AI 全智能清洁时代。在洗地机领域,云鲸也积极拓展,2023 年 5 月发布首款智能洗地机 S1,后续又推出 S1 Max、S1 Pro、S2 等型号。
市场表现上,云鲸也有不俗成绩。2024 年双 11 期间,云鲸全渠道销售额突破 17 亿,同比增长 200%,创下品牌历史新高。2025 年第三季度,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云鲸在中国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的销量份额为 14.7%,排名第四,仅次于科沃斯、石头、米家。同时,云鲸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已全面覆盖北美、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域,产品走进全球 200 万用户家庭,2024 年 3 月,其高端旗舰机 Freo X Ultra(国内云鲸 J4)在北美上市首日,就荣登美国、加拿大亚马逊热销榜第一、亚马逊新品榜第一。
不过,当前云鲸正处于关键阶段。此前有消息称,云鲸已正式启动 Pre-IPO 轮融资,最近几年的市场表现直接关系到后续资本市场对其的动作,保持稳定并持续增长是云鲸未来几年需要完成的重要挑战。而王俊刚的离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云鲸中国市场的节奏,给其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行业竞争:巨头各显神通,市场 “红海” 博弈
如今的扫地机器人行业,呈现出 “红海搏杀” 与 “蓝海诱惑” 并存的格局。一方面,市场集中度极高,中国 TOP5 品牌(科沃斯、石头、云鲸、小米、追觅)已占据 89.2% 的国内市场份额,头部效应显著;另一方面,中国家庭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仅 6.9%,远低于美国的 15%,低线城市还有巨大增量空间,且 2024 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达 2060.3 万台(同比增长 11.2%),销售额 9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7%),中国品牌在全球 TOP10 中占据 8 席,全球市占率达 63%,行业发展潜力仍在。
但繁荣背后,价格战与利润背离的问题凸显,2024 年石头科技营收增长 38% 但净利润下滑 3.6%,科沃斯净利润不足 2021 年峰值的一半,2025 年 Q1,石头营收同比暴涨 86% 的同时,净利润却暴跌 33%,“量增利减” 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各大巨头纷纷发力,竞争愈发激烈。
科沃斯作为行业 “守擂者”,凭借强大的本土优势稳居国内市场前列,国内市占率 25.4%。其采用双品牌(科沃斯 + 添可)策略,覆盖全价位段,2800 万家庭用户为其构建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技术方面,科沃斯的双恒贴边技术实现动态恒压擦地,活水扫地机扭转了份额下跌趋势,2025 年 618 后线上份额稳定在 30% 以上。在海外市场,科沃斯也在加速追赶,2025 年 1-7 月海外 APP 下载量同比激增 124%,同时为应对美国关税风险,还在墨西哥设厂,以规避关税影响。
追觅科技则以 “挑战者” 的姿态活跃在市场中,凭借激进的创新策略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技术上,追觅科技的 X50 Ultra 仿生机械足可适配复杂地面,DeepSeek-R1 大模型赋能智能交互,2024 年出货量增速 36.6%,领跑高端市场。在专利储备上,追觅科技以 6379 件专利跻身行业第一梯队,高速数字马达技术(20 万转 / 分钟)曾是其核心竞争力。不过,追觅科技也面临增长瓶颈,多品类扩张分散了研发资源,导致 2025 年 W27-W30 线上份额仅 7.5%,较峰值减半。
此外,行业中还出现了像大疆这样的 “鲶鱼”。大疆凭借无人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视觉算法(双目鱼眼 + 固态激光雷达)迁移到扫地机器人领域,使建图精度提升 30%。但大疆的扫地机器人产品也存在短板,ROMO 系列定价 4699-6799 元,缺乏性价比,越障能力弱于竞品,且受量产良率问题影响,产品发布两度延期。中信建投预测,2025 年大疆对扫地机器人行业格局影响中性,但从长期来看,其技术潜力不容小觑。
而石头科技则以 “技术标杆” 的形象立足,自研 RRmason 10.0 算法实现毫米级建图精度,5 轴折叠机械手突破 8cm 极限贴边清洁,专利超 3400 项。在全球布局上,石头科技表现出色,海外收入占比超 50%,2024 年以 16% 的市占率登顶全球出货量与销售额双料冠军。不过,其激光塔方案导致机身高度受限(普遍≥9.5cm),难以进入低矮家具场景,这成为其发展的一大短板。
离职事件受关注:人事变动关乎企业发展,牵动行业神经
王俊刚作为云鲸中国区负责人,其离职事件之所以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云鲸自身来看,如前文所述,当前云鲸正处于启动 Pre-IPO 轮融资的关键阶段,市场表现对其后续在资本市场的动作至关重要。王俊刚负责中国区业务,其离职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云鲸中国市场的节奏,进而可能对云鲸的业绩增长和资本市场信心产生影响。而且,王俊刚在多家云鲸相关贸易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尽管目前这些公司法定代表人未变动,但他的离职后续是否会引发相关业务调整,也备受市场关注。
从行业层面来讲,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任何一家企业的重要人事变动都可能引发行业格局的微妙变化。云鲸作为行业 TOP5 品牌之一,其中国区负责人的离职,可能会改变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市场策略,进而影响与科沃斯、石头、追觅等其他巨头的竞争态势,因此也吸引了行业内各方的关注。
同时,王俊刚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此前在石头科技担任重要职务,对扫地机器人的销售、市场运营等方面有深入了解。他加入云鲸后,对云鲸中国区业务的开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其离职后,云鲸能否找到合适的继任者,继任者将采取怎样的策略推动中国区业务发展,这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