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广州报道
一个平均年龄25岁,核心成员只有50多人的创业公司,如何用3年时间All in AI控制模型,孵化全国首部纯AI动画电影《山海经·玄武》?
11月27日,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影视项目专场上,肝帝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管南翔梳着往常一样的发型,站在台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肝帝文化的前身是一家传统CG动画制作公司。2023年,眼看着动画电影行业陷入“高成本必死”的恶性循环,他决定把目光转向AI。
“我带领公司18位技术骨干,希望通过AI对动画电影的赋能,改变这一局面。可以说,在匠心情怀和现实之间,我们选择了实现情怀。”管南翔说。
这之后,这群几乎全是“00后”的团队,为行业注入了创新的源泉。他们一开始就对标《哪吒》,希望借助AI,在效果上完全达到传统CG动画电影的水准,而且实现降本增效。
“从《哪吒》5年超长周期和5个亿高成本高风险效果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做到同等质量或者更高质量,成本可能高不可控。因此,用AI赋能动画电影也许才是最终归宿。”管南翔说。
到目前为止,AI生成内容最大的“诟病”在于随机生成不可控。肝帝文化花了两年时间,单独为此进行了精准钻研。“我们深入研究了市面上所有的AIGC模型、底层技术模型以及头部电影公司,攻克核心技术瓶颈,成功自主研发AIGC控制大模型。这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AIGC产业底层逻辑的重构。”管南翔谈到。
这一自研大模型,破解传统制作传统动画电影及同行“不可控、难预期、难复用”的痛点,实现从“随机生成”到“精准操控”的质变,让AI创作成为可工业化落地的生产力工具。
自研模型赋能后,人们只需要输入一条指令,2小时便能生成全部角色初稿,风格一致性达98%。让单个角色调整时间从2天压缩至两小时,整体效率提升20倍,成本降低85%。
路演现场,管南翔算了一笔账。“我们如果用AI制作动画电影,和《哪吒》电影相比,我们在效率上翻了10—20倍,我们周期缩短了最少80%到90%,成本直降90%,这项技术在去年10月就已经落地下来。”
带着这项技术,肝帝文化不仅赋能市面上其他高燃番剧,还着手制作全国首部AI动画院线电影《山海经·玄武》,获得第二十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目前电影进入最终关键制作环节,2026年暑期档即将上映。
“这是一次影视工业的技术革命。”管南翔坚定地说。他同时也表示,电影成功“面世”后,公司或将考虑谋对外输出技术,拓展和丰富应用场景,探索技术合作与商业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