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常态化论坛——第七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ASRIF)于2025年11月26日在西安盛大开幕。
本届峰会以“打造空中丝路新枢纽构建西部开放新高地”为主题,将搭建全球交流平台,汇聚海内外智慧与资源,聚焦“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核心命题,凝聚合作共识、共探发展路径。
经济学家、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黄奇帆出席本届峰会,并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从地理格局、基础设施、产业协同、贸易升级四大维度,深度解析中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航空枢纽建设,重塑内陆开放新格局,推动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构建双向开放新体系
黄奇帆在演讲中指出,世界地理格局与中国边界特征构成了区域发展的基础逻辑:欧亚大陆汇聚了全球60%的GDP、60%的国际贸易和60%的人口,且是唯一连成一体的经济活跃大洲;而中国2/3为陆地边界、1/3为海洋边界的格局,过去300年海洋经济主导下,沿海1/3边境线崛起为现代化城市和经济繁华带,而历史上依托陆路丝绸之路的内陆城市逐渐衰落与东部形成发展差距。
“‘一带一路’倡议恰恰破解了这一矛盾。”黄奇帆强调,该倡议改变和打破了欧美主导了300年的海权经济、海洋贸易和海港城市这一单一格局,形成“海洋贸易+陆权经济”双轮驱动模式,实现陆港城市与海洋贸易并重。
目前,中国已构建起多方向陆路通道网络:北向经哈尔滨、二连浩特口岸,西向通过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及喀什(建设中)口岸,南向布局中缅、中老、中越三条铁路口岸,广西地区更形成铁海联运直达新马印尼的通道。
这一陆路通道网络将中国与亚洲10余个方向的铁路互联互通,既可以通入到欧洲进而链接世界,同时把中国内陆腹地跟公路物流连成一体,逐步抹平东西部百年发展差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实现中国内陆地区东南西北中协同发展”,黄奇帆对此解读称,“一带一路”既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过程,更是激活内陆口岸开放、构建全国协同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根本路径。
中西部四大航空枢纽软硬件赋能
在陆路通道建设提速的同时,中国内陆航空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补上历史短板。黄奇帆介绍,过去中国航空枢纽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大沿海城市,而当前郑州、西安、成都、重庆四大中西部内陆城市已建成世界级航空基础设施,从硬件上均达到了能够吞吐5000万人次、7000万人次,未来的发展中还会达到1亿人次的标准。
西安机场航站楼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吞吐100人的行业标准,可满足1亿人次年吞吐量需求。
重庆机场现有70万平方米航站楼,支撑7000万人次年吞吐能力,2025年已达5000余万人次,未来将规划第二机场。
成都已建成双机场体系,郑州机场也形成规模化吞吐能力。中国内陆四大航空枢纽崛起,已经为国际枢纽市场打下了硬件基础。
这四大城市均入选民航局规划的7个区域性枢纽,不仅硬件设施达标,软件配套也日趋完善:基地航空公司布局、上百条国际航线开通、10万~100万吨级货运航运条件逐步具备。
更重要的是,航空枢纽与城市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推动高附加值产业集聚——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重庆产出全球1/3的笔记本电脑,成都、郑州电子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四大城市均已成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城市规模与产业能级同步提升,且均被定位为一类口岸、保税区和民航区域物流中心。
黄奇帆强调,航空运输的经济价值尤为突出:航空货运每吨平均价值达40万元,远超铁路货运的1.5万元/吨。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而言,“开放靠蓝天”已成为现实,大型航空枢纽正成为带动城市发展、激活区域经济的核心引擎。
航空运输是服贸的核心载体
黄奇帆还着重强调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他援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但“货物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只有成为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大国,才能真正跻身贸易强国行列。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全球第一,但中国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重约14%,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欧美发达国家更是达到30%~40%。
从附加值来看,服务贸易的GDP贡献度显著高于货物贸易:1000亿美元服务贸易可创造700多亿美元GDP附加值,而同等规模货物贸易仅能产生200多亿美元GDP附加值。
尽管中国货物贸易年顺差达七八千亿美元,但折算为GDP附加值仅一千几百亿美元;而1万亿美元规模的服务贸易存在4000亿美元逆差,对应GDP逆差达3000多亿美元,导致中国贸易整体呈现GDP层面的逆差状态。
“发展服务贸易是‘十四五’期间的战略之举。”黄奇帆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提升服务贸易比重是当务之急。
黄奇帆指出,中国需推动服务贸易占比从当前的14%左右提升至20%,力争赶上全球平均水平(25%)。
而航空运输作为重要的服务贸易形态,不仅是物流载体,更能带动内陆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全方位开放,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