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莫斯科11月27日电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前景广阔,中俄务实合作与经贸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周立群指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屡创新高,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规模、两国贸易额以及在俄企业数量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更为重要的是,两国投资结构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从过去以资源和能源型贸易为主,逐步转向数字经济、农业、制造业等更多领域,合作范围更加广泛。
“这种转变对两国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立群表示,对中国而言,进口俄罗斯的能源和资源类产品,有效保障了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稳定了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原材料供应。而对俄罗斯来说,中国的装备制造、IT产品、电器产品等,不仅满足了俄消费者生活需求,还填补了西方品牌撤离后的市场短缺。中国产品在俄罗斯销量增长、覆盖面拓宽,为俄罗斯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
周立群指出,能源、汽车、农产品和机电产品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板块。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为1.0847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6%,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中俄石油、天然气交易基本实现本币结算,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压舱石”。
他还表示,汽车领域是近年来中俄合作增幅较快的行业,两国汽车配件贸易增长显著。中国车企积极布局在俄生产,既解决汽车产业本地化零部件需求,也为俄境内中国汽车品牌提供售后服务。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在俄将走向本地化生产与技术合作模式。
周立群说,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增幅较快,农产品合作创新体现在全产业链,如远东滨海边疆区实现大豆本地种植、压榨成油后产品回国销售;俄远东地区有大量可耕种土地,未来两国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他表示,机电产品也是中国对俄出口重要产品,三一重工、徐工、柳工等在俄市场份额超70%,且不断推进本地化、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创新。中国机电产品正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得到俄市场认可。
除传统领域,两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低碳、金融合作和物流等领域也值得重点关注和开拓。周立群指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应用发展快,俄罗斯基础学科有优势;绿色能源低碳领域,俄罗斯在氢能、光伏发电、风电等方面潜力巨大。
周立群说,随着中俄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地区间合作日益活跃,呈现出从边境贸易向腹地延伸的态势。周立群介绍说,如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联邦区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合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同时,机制性合作日益成熟,中俄博览会、喀山萌芽论坛等论坛机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高涨,通过友好城市、结对区域等形式开展合作。
周立群认为,中俄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两国政治高度互信、贸易结构互补、地理位置便利等因素。随着签证政策放开、航线增加等因素,两国在经贸、旅游、金融、产业一体化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贸易额有望持续增长,迈向更高水平。
“中俄经贸合作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周立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