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16:44:49 股吧网页版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 | 海博思创:为存储绿色能源打造“超大充电宝”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刘祯、顾天成)风能与太阳能,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的绿色能源。

  而风、光发电存在“看天吃饭”的天然波动性,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削峰填谷”,在资源富余时段“存”、在资源缺乏且用电高峰时段“放”?新能源浪潮下,新型储能技术正在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

  乘风而行,潮头搏浪。从开拓大型储能系统业务的空白到参与建设国内首个GWh(吉瓦时)级储能项目,从不到10人的小团队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准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汇聚一批技术人才,在数轮行业周期之间坚守蓄积,走出一条技术报国的创业之路。

  十余年间,他们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着一个又一个安全高效的“超大充电宝”。如今,海博思创在国内参与的储能系统设计与项目建设达400多个,累计投运超45GWh。

  AI赋能,给“超大充电宝”装上“智慧大脑”

  深秋的戈壁滩上,寒风裹着细沙呼啸而过。新疆哈密三塘湖风电储能电站内,一个个储能集装箱整齐排列。箱内,120万颗电芯源源不断地存储风电,等待合适时机把绿电输送出去。

  新疆哈密三塘湖储能电站项目是海博思创参与建设的我国首个建成投运的GWh级储能项目,单次充放能够存储100万度电,相当于5000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这样一个储能电站的规模,相当于同时管理1亿颗手机电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超大充电宝”。

  “120万颗电芯如同120万人,各有‘体质’差异。”海博思创副总裁吕喆说,对于这样体量电芯的管理,传统人工监控无异于大海捞针。

  安全是储能系统的生命线,海博思创给出的解法是——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给电站装上“智慧大脑”。

  “在今天来看,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海量数据已成为业界共识,但在几年前海博思创启动这一布局时还是比较超前的。”吕喆说。

  从2013年开始,海博思创就关注电池状态数据的收集。然而,随着储能装机规模的扩大与运行工况的复杂化,基于简单公式和规则的传统分析方法很快暴露出短板:

  “今天建立的模型次日失效。”

  “A系统适用的模型在B系统有显著误差。”

  “传统人工调参、手动分析的模式无法应对爆炸式增长的数据量。”

  …………

  海博思创技术总裁杨洸回忆,在模型研发初期,由于人工智能工程师对储能系统认知有限,研发出的模型准确率不高,存在大量误报,且无法定位具体故障原因,让工程运维人员疲于奔命。

  光有人工智能技术不够,数据分析要“懂业务”才有价值。

  为此,研发团队迅速调整策略:为了深度理解业务逻辑,系统学习基础理论,跟着产品设计人员学方案,陪着工程运维人员深入一线排查故障,在条件艰苦的项目现场记录数据,在闷热的集装箱旁观察设备运行。

  “那段时间,工程师们白天跑现场,晚上改算法,把业务逻辑一点点融入模型。”杨洸说。

  经过多次迭代,预警模型不断完善、成形,不仅能提前识别失效趋势、预测失效时间,还能定位具体的失效原因。

  如今在海博思创监控中心的电子大屏上,所监测电芯的动态数据流可尽收眼底。每颗电芯的电压、温度,乃至冷却系统的运行数据,都在云系统中得到实时监控。一旦有电芯出现异常,系统便会进行精准“定位”,预警准确率高达99.7%。

  目前,海博思创每天监测的数据量超2TB(太字节),监控的电芯数量超过5000万颗。“正是这些数据喂养出的‘智慧大脑’,极大降低了储能电站的故障率和运维成本。”吕喆说。

  创业之旅,“如果当时这口气没有坚持下来”

  “海博思创的寓意,就是‘海归的博士想创业’。”今年6月,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海博思创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受邀作为校友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在海外博士毕业后,张剑辉加入全球知名科技企业,负责电池控制管理芯片相关的研发工作。优渥的海外生活,始终阻挡不住一颗跃动的心:“只有回国才能真正把个人价值与国家所需紧密结合。”

  2011年,清华科技园,一间小办公室、一张旧会议桌和几台电脑,张剑辉和两位海归学者共同开启创业生涯。

  为赢得一张订单,他们没日没夜地在客户车间里做试验;为获得资金支持,他们辗转在各个路演现场。无论条件有多艰苦,他们认定:未来技术创新的浪潮,一定在中国。

  创业初期,公司的现金流曾一度吃紧。为了不拖欠员工工资,几个合伙人共同作出了抵押个人房产进行贷款的决定。

  “如果当时这口气没有坚持下来,就没有公司今天的发展。”张剑辉说。

  彼时,路上还没有几辆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尚处在萌芽阶段。团队敏锐捕捉机遇,争取到将奥运会退役大巴电池改造为微电网储能的项目,一举突破公司大型储能系统业务的空白。

  创业本身就是披荆斩棘、九死一生。有人害怕风险、畏首畏尾,也有人看到机遇、蓄势待发。

  2016年,受行业政策调整影响,海博思创当时主营的动力电池业务突遇重挫。一夜之间,仓库里积压了价值两亿多元人民币的电池。

  一家一家企业宣传推广,从客户公司基层人员到董事长挨个沟通推介……“去库存”倒逼团队清零重启,创新开拓工商业储能业务,早早入场也为日后发展埋下新的种子。

  报国理想离不开创新沃土。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走向高速发展的同时,储能作为实现能源转型关键支撑技术的角色也凸显出来。第二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再次为储能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海博思创“乘上了东风”,承接了全国首个新能源强制配储项目——安徽濉溪50兆瓦风电配储,为其提供配套储能系统产品。

  在各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北京市科研项目的支持下,海博思创接连承接了多个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和共享储能项目。截至2024年底,海博思创在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居首位。

  “一路走来,每一次跋涉都成了成长的底气。”2025年1月,海博思创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后中争先”,向广阔的海外市场进发

  万里之遥,德国国王湖畔,几座大型储能设备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泽。

  这是配备了海博思创液冷储能系统的独立储能电站,目前已正式商业运行,成了当地能源转型的“明星项目”。

  谁能想到,这家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的中国企业,2022年下半年才组建境外储能业务拓展团队,2023年才正式开始布局海外业务。

  在国内市场打拼多年,应对过各类极端环境的挑战,海博思创已经拥有成熟的项目交付经验。然而,张剑辉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储能市场规模只占全球的40%左右,还要看到另外60%的广阔市场在海外。

  “海外市场已经是储能企业的必争之地。”张剑辉说。

  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国外团队、客户资源,还是交付、服务等支持体系,所有环节都没有成熟经验,需要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

  “从0到1的建设是最大的挑战。”海博思创欧洲区、中东非洲区工程高级副总裁徐建峰说,尽管海博思创在国内是领先企业,但在海外客户眼中仍是“新面孔”。他还记得有一次拜访客户时,对方直接坦言:“我们更倾向于和有本地案例的企业合作。”

  信任的建立,始于一次次脚踏实地的努力。海外招聘资源短期内难以跟上业务发展速度,就让员工先在国内完成入职培训,再通过频繁到海外出差参与展会、登门拜访客户;最初没有本地服务体系,就同步组建国内外联合团队,确保24小时响应需求;不熟悉当地标准,就逐字研究政策法规、体系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各项认证要求。

  2023年,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在德国举办,成为海博思创海外突围的关键契机。

  “当时因筹备时间紧张,我们临时从合作伙伴处协调到一个小型展位。”徐建峰说,尽管规模有限,但团队通过产品实物展示、技术方案讲解,让不少欧洲客户看到了公司的实力。

  在深入调研德国市场后,海博思创发现,大多数头部企业争抢的是大规模订单,对50兆瓦时以下的中小型项目关注有限,于是迅速锁定这一市场空隙,全力攻坚国王湖项目。

  “他们没想到,一家中国企业能如此懂欧洲市场的需求。”徐建峰说,从前期的技术方案对接、风险把控,到后期的交付与运维,海博思创展现出扎实的内功与高效的项目执行力,最终赢得信任,拿下国王湖项目订单,成为后续进入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敲门砖”。

  “后中争先”,是海博思创出海的决心和信心。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海博思创在海外市场的增长势头喜人,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2.98亿元。近期,海博思创还与新加坡、菲律宾、德国等地的客户签订了新的合作项目。

  “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至5年海外业务规模能够跟国内业务规模齐平。”张剑辉充满信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