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广州报道
“公司最近是否融资计划,我们有机会加入吗?”在11月27日举行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文化智造路演专场,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陈波演讲甫一结束,就吸引了投资机构的积极提问和现场观众的热络交流。
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一个个路演项目受追捧,成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的生动一幕,广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拥抱文化产业和资本。
聚焦到愈发火热的3D打印赛道,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产业重镇之一。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我国超八成的3D打印机。 尤其是深圳,集结了众多3D打印的品牌新锐和产业链龙头。
作为深圳3D打印的新锐企业之一,智能派不久前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大疆创新,备受外界关注。在上述路演专场中,陈波也提到了这轮融资:“我们会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同时近期也会开启最新一轮融资,争取3年内把营收做到5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智能派成立于2015年初,联合创始人陈波与洪英盛看到消费级3D打印机基本被欧美品牌垄断,他们用8个月时间,将智能派业务重心从STEM套件调整为3D打印机,随后产品线逐渐扩展和丰富,涵盖FDM 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目前公司已发展成全球智能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销售链路覆盖全球超150个国家和地区。
纵观当前的市场发展,陈波认为已经到了3D打印机的“iPhone时刻”:“近几年,消费级3D打印机已经走过了创新扩散理论里的早期尝鲜,进入到早期大众阶段了,行业头部的四家企业年营收也已经跨过10亿元的门槛。”
展望行业未来,陈波分析指出,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突破两千亿元规模。尽管行业集中度正不断提升,但未来仍将至少容纳三到五家头部企业。当前行业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硬件层面,而是延伸至软硬件结合、模型库建设以及生态一体化能力的综合较量。
目前,智能派营收的98%来自海外。陈波也提到,未来公司将逐步提高国内营收的份额至20%左右,从硬件延伸到软硬件结合,进一步打通产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