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2025年浦东新区科创板知识产权服务大会上,浦东新区“首批海外知识产权合作单位库”“第四批浦东新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企业”和《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布局及风险防范工作指引》等多项创新成果落地。同时,多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协议》。
大会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主办,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承办。会议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服务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主题,以更好地以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发布开源软件“指南针”
据悉,《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布局及风险防范工作指引》设立了开源软件概况、开源软件许可证与社区分析、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布局和风险防范、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工作指引等章节,旨在指导企业构建内部开源治理体系,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和法律纠纷,全面提升先导产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能力。
今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已从生物医药拓宽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研发往往构建在开源软件生态之上。浦东新区表示,将不断深化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工作,通过该指引为广大开源软件使用者和贡献者提供清晰的风险识别方法与合规操作指南。
搭建海外知识产权“资源库”
为护航企业“出海”,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浦东分中心打造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合作单位库出炉,旨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等单位的平台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对浦东新区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为创新主体的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提供保障。
会上,10家合作单位正式亮相。接下来,各合作单位将在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与管理、保护与维权、预警与调研、培训与宣传等方面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着力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构筑商标保护“防火墙”
根据《浦东新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结合部分商标权利人申请以及申请商标在浦东新区市场上易被假冒侵权、确需重点保护的实际情况,本次决定将吉列、亚朵等28家企业共66组注册商标纳入《第四批浦东新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保护名录中的商标将享受与海关的“一申请,双保护”保护机制,在进出口环节加大重点商标保护力度。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将加强与司法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跨部门协同保护以及跨区域协作保护。同时还将依企业申请,定期对名录内商标进行网络侵权监测,实现精准保护。
启动协同保护“新引擎”
会上,来自各地的6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协议》,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坚持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坚持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与知识产权重点项目结对。持续健全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区域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该协议提出,保护中心还将建立海外维权跨区域协同机制,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跨区域协同机制,联合开展跨区域快速维权服务,加强展会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交流,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为科创企业编织一张更加严密、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