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在北京举行,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澎湃新闻记者现场提问:人群细分催生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一老一小”、学生、上班族等重点人群的消费偏好各不相同,请问将如何精准对接这些差异化需求,推出适配性更强的产品与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回答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我们老百姓生活理念的深刻变化,应该说,我们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的重要转型。我们看到,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消费者,消费的差异性也日益明显。
“我看今天来了很多年轻朋友,年轻朋友追求个性、追求品质、追求颜值,我们的爸爸妈妈可能是希望方便、希望好用,父母可能关心孩子的安全、健康等,所以这给我们供给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这个文件在这方面有一些具体的考虑。”他说。
他介绍,在服务婴幼儿和学生群体方面,我们聚焦“健康成长”和“学习效能”关键需求。针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还存在功能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我们的企业应回归本质,解决真问题,在安全和细节上较真。所以在文件里我们也提出,将支持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应用,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打造优质产品的目录。推动传统玩具文具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发展安全透明化,产品设计更韧性化、功能更“务实化”。刚才谢远生副部长在开场白里也介绍了这些差异性、实质性的要求和进展,比如,我们能够开发出跟孩子进行开放式、个性化互动的AI玩具,随时随地可以解答孩子的疑问,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和管理情绪。
在服务老年群体方面,我们注重“实用便利”与“品质生活”有机结合。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行动不便、居家照料需求增加、咀嚼功能减弱、出门办事困难等痛点,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养老服务机器人、适老鞋服、易吞咽食品等产品研发,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及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在当前已经发布的4批次、近2000项优质老年用品推广目录基础上加力扩围,让更多安全、舒适、好用的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爸爸妈妈们上网选商品拿不准、不放心,我们正在加快编制老年用品标准体系,研究推进“银龄”认证工作,给合格的产品贴上“安心标签”,让我们自己的爸爸妈妈买得放心、买得安心、用得舒心。
在满足年轻群体方面,突出“个性表达”与“时尚引领”。当前,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觉醒深度赋能消费升级,国潮从小众潮流跃升为主流趋势,年轻人成为核心追捧群体。我们将支持开发更多像国潮服饰、设计师联名款、IP文创产品等兼具文化内涵与时尚态度的服饰、化妆品等产品,培育原创设计能力。鼓励发展私人定制等服务新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无论是华为Mate系列手机中昆仑玻璃等“硬核科技”,还是《唐宫夜宴》中又美又潮的传统文化,都让我们有信心,把传统文化、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东西演绎成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