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首批7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以下简称双创AI ETF)即将启动发行。据悉,7只产品募集上限差异显著,从10亿份到80亿份不等,呈现三个梯队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批7只双创AI ETF全部采用了券结模式。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其券结方名单中,除了代销实力雄厚的大型券商外,也出现了如华鑫证券等部分中小券商的身影。这背后,既是基金公司在费改新规下的务实选择,也折射出ETF发行正在经历的群雄逐鹿时代。
七只基金全部采用券结模式
首批7只双创AI ETF火速获批,并将于周五正式开售。从募集份额来看,本批双创AI ETF在募集规模上形成三个梯队,显示出各家公司对产品定位和市场接纳度的不同判断。永赢基金旗下产品发行期最短,仅有3天,募集上限为10亿份;华泰柏瑞产品募集上限为50亿份,发行期约为一周;鹏华基金产品上限为20亿份;而易方达、景顺长城、摩根三家公司旗下产品募集上限均达到80亿份。
事实上,产品发行的节奏与基金公司选择的销售模式、市场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据了解,本次7只双创AI ETF无一例外均选择了券结模式。

从券结方分配来看,7只双创AI ETF由7家券商分别负责。其中,长江证券、兴业证券与银河证券分别担任鹏华基金、摩根基金及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产品的券结方;国信证券、申万宏源、金融街证券与华鑫证券则分别负责易方达、景顺长城、永赢及华泰柏瑞旗下产品的券结工作。
在托管方面,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三只AI ETF的托管方选择了券商,分别为长城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其余四只产品的托管方均选择了银行,其中兴业银行同时承担了摩根基金与永赢基金旗下两只产品的托管职责。
“随着公募基金费改推进,券结方的性价比越来越取决于券商实际投入的销售资源。而托管费因固定透明,性价比更为突出,竞争也更为激烈。”深圳某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
中小券商身影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华泰柏瑞与永赢基金选择的券结方分别为华鑫证券与金融街证券。上述两家券商均为规模相对较小的券商,改变了以往由大型券商或区域龙头主导的局面,这一选择背后的逻辑值得关注。
“在ETF这一热门大赛道,大机构往往争相布局,但在部分细分或新兴赛道,情况则有所不同。合作方的选择,反映出基金公司对不同赛道的战略判断。”沪上某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部分中小券商及其合作方展现出独特的灵活性,愿意以确保产品成立等核心资源换取入场机会。这与机构规模无关,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看好该赛道。对基金公司而言,若中小机构联盟能提供确定的成立保障,且合作门槛更为贴合实际,无疑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也指出:“与中小券商合作,基金公司通常能获得更高的销售专注度与资源倾斜。在竞争激烈的ETF(发行)市场中,与大型券商合作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宣传资源,而中小券商则可能将相关产品作为重点推广,基金公司的议价能力也相应提升。”
此外,券结模式可突破佣金分配比例限制。根据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采用券商交易模式的基金不受“佣金分配比例不得超过15%”的限制。在整体分仓佣金上限下调的背景下,券结模式这一制度优势更加凸显,为基金公司与券商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基础。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6日,2025年以来新成立的328只ETF中,共有249只采用券结模式,渗透率已超过75%,显示出该模式已被广泛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