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丨
NO.1 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所成立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所在江苏南京成立。该研究所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承担工业人工智能从顶层设计到体系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任务,构建“技术引领—平台整合—赋能闭环”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点评:该研究所的成立凸显中国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从行业趋势看,这精准指向了AI从算法创新走向车间应用的务实路径,将重点解决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望显著提振投资者对硬科技和智能制造赛道的信心。社会层面,它推动了“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同时也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技能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NO.2 贝恩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年销量有望达600万台
11月26日,贝恩发布《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洞察》指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未来5年至10年市场将进入黄金发展期。贝恩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有望达到6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乐观情形下,销量或将超1000万台,市场规模达2600亿美元。
点评:贝恩的千亿美元市场规模预测确实引人注目,但需要理性看待其中存在的变量。这类长期预测的价值更多在于指明产业方向,而非精确的数字本身。从产业规律看,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需突破技术可靠性、成本控制和场景适配三重关卡。当前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热情需要与实际技术进展保持平衡,避免过早透支预期。对于企业而言,在关注市场潜力的同时,更需要扎实解决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实际问题。
NO.3 中国算力平台(辽宁)正式启动
据辽宁发布,近日,中国算力平台(辽宁)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展示辽宁省算力资源,撮合算力、网络、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数商、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等要素。平台的上线运行,将有效推动区域性资源优化和高效协同,为辽宁特色的数据产业生态发展壮大赋能。
点评:算力正从底层资源加速转变为可交易、可流通的生产要素,这一趋势将极大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成熟与发展。对投资者而言,这释放出政府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投入的明确信号,有望提振对算力服务、数据交易相关板块的信心。平台将助力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如何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流通仍是市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