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方案》明确了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部署了拓展增量、深挖存量、细分市场、场景赋能、优化环境5方面19项重点任务,构建起全方位促消费政策体系。
在拓展增量方面,《方案》聚焦技术与模式创新,提出要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重点行业,开展双百典型创新应用专项活动,打造百个标志性产品、百家创新企业和一批可体验可推广的新产品首用场景样板。同时围绕高性能纤维、绿色印染等领域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打通技术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制造模式升级也是提升供给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实施“千厂千面”改造计划,在家电、家具、化妆品等行业培育一批柔性制造工厂,并通过支持企业搭建消费品数据中台,让生产更精准响应个性化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也被提到重要位置。《方案》明确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新工具在消费品全行业应用,鼓励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同时支持建设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等体验中心,拓展多场景增值服务。
针对存量市场优化,《方案》提出多维度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让传统消费领域焕发新活力。其中,休闲运动与健康消费领域的供给升级备受关注。面向赛事经济、户外经济等新需求,《方案》提出加强多功能智能化体育健身器材、冰雪运动装备等供给,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公园等。
值得关注的是,为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方案》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精细化了供给匹配要求,对婴童、学生用品、时尚“潮品”、适老化产品供给均做了具体指引。针对老年消费需求,《方案》鼓励开展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将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发布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鼓励电商平台、商超等设立银发消费版面或专区等。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基础。《方案》明确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通过财政贴息、专项贷款等方式,支持消费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金融产品,优化消费信贷服务,满足居民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方案》宣贯工作,强化协同联动,指导各地区和行业协会抓好贯彻落实,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