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02:09:19 股吧网页版
金顶智库 | 魏建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在什么地方
来源:央广财经

  央广网北京11月26日消息(记者万玉航)“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成为推动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当下,是全球经贸秩序重塑的关键节点,中国提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究竟“高”在何处?中国在此刻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背后有何深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从全球格局切入,以四大维度展开,分析了中国下一步开放的底层逻辑与战略路径。他表示,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当今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国策。

  他认为,当前全球经贸新格局呈现了“六化并存”的复杂态势。

  首先,“集团化”与“碎片化”并存。区域贸易协定已成为贸易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核心工具,比如,RCEP覆盖了全球30%的GDP,区域内的90%关税已归零,推动了中国——东盟出口增长9%,而CPTPP和北美自贸协定USMCA则通过排他性条款强化了区域性贸易壁垒。亚洲是全球自贸协定最多地区。

  其次,“多极化”与“双边化”并行。新兴经济体话语权提升,中国主导的DEPA与美欧数字规则形成了直接博弈,同时双边经贸协定已成为多国风险对冲的重要手段。

  第三,“服务化”与“绿色化”并存。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8.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远远超过货物贸易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全球数字贸易占比提升到58%,跨境电商、云计算、数据流动、数字交易等绿色化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成为热点。

  那么,何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魏建国认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高”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高在开放的形态深化。是从过去的“流动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其核心是通过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改革实现深层次开放。一个高水平的开放,必然是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开放,其核心在于推动由“政策红利”向“制度红利”的根本性转变。不再仅仅依靠关税优惠,取消非贸易壁垒与单项措施,而是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国内制度体系,这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其意义和影响不亚于当初我国加入世贸WTO组织所做的关税减免承诺和有关制度的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我们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在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负面清单管理领域进行刀刃向内的革命。这制度改的“深”将铸就开放的“稳”与“久”,让全球投资者不仅“愿意来”,更能“放心留”、“发展好”。

  第二,高在开放导向的转变,从“客场全球化”到“主场全球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意味着对外开放战略更加强调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我国从“全球工厂”向“全球市场”转型,更加积极地参与乃至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这一转变不仅旨在应对过去我们在开放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挑战,如制度性开放中的多部门协调不够,以及各类开放平台在创新要素共享机制的缺乏,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已不是过去的市场,这不仅是:第一,从整体经济规模来看,中国约占全球市场经济规模的18-20%,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之一。第二,从消费市场的潜力或规模来看,在众多关键的商品和服务的类别中,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这对于一家有全球雄心的跨国公司来说,进入和深耕中国市场都是头等重要战略。第三,从增长的引擎来看,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其增量依然巨大,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长期保持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第一动力。

  可以说,占全球市场规模五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将决定未来全球商业格局中的许多关键领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第三,高在开放布局的优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从过去的“区域突破”到全局协同,开放将会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搞单兵推进,不搞零打碎敲,注重整体全方位,注重立体多维式,做到布局更加强调区域协同,如上海将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创新共同体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广东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来进一步整合资源和要素,不仅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而且解决省内经济特别是粤北的发展差距等。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关键和重要性。实际上,它是以创新为核心,以紧密协作为基础,具有强大的自我发展、更新再造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商业生态系统。它代表一种最高形态的产业组织方式,是各国在高端制造业和知识经济领域中争夺战略制高点的杀手锏。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创建工厂,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孕育创新、促进包容、合作和吸引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魏建国表示。

  第四,高在开放功能的提升和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从过去的“通道经济”转变到“枢纽经济”。开放战略将强调“通道关键节点”,即是要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枢纽经济”就像大型的“铁路中转站”,四面八方的列车在这儿不仅停靠、上下货物和旅客,而且又驶向不同的地方。像是一个大熔炉,各种生产要素在这个炉子里面转起来、跑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要素配置,并且创造一个新的更大价值。总体枢纽经济可以叫做集资源、散需求、带周边。例如,上海将通过离岸金融、资产定价、企业确权等服务制度的创新,实现从“要素流通门户”向“价值分配中枢”的跨越,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大码头”。江苏在努力创建“数字经济经理人”制度,抢占未来“数字经济”全球高地。

  “十五五”时期广东、深圳、前海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广东、深圳、前海来说是一场关于开放的“大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广东、深圳及其“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再次被推上了时代的潮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