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完备的产业体系、便捷的交通网络和给力的政策支持,是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升级突破的理想沃土。”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现场,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红兵接受上游新闻专访时,道出了扎根重庆深耕产业的信心。作为拥有60年历史的制造业龙头,他此次带队参会,旨在借产业转移东风,补齐发展短板,壮大传感器核心产业。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红兵。
谈及企业根基,陈红兵介绍,中国四联前身为1965年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组建的四川仪表总厂,如今已成长为覆盖能源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0年深耕制造,我们在微电路、磁性器材等领域积累了深厚基础,但也面临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的瓶颈。”他表示,此次参会正是希望引进东部先进技术、工艺和人才,重点提升微电子、光电特殊材料加工及传感器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分析重庆的承接优势,陈红兵如数家珍。重庆作为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拥有多个工业门类的完备配套,能快速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西部陆海大通道与中欧班列构筑的物流网络,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丰富的人才储备与专项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尤其是北碚区、两江新区的传感器产业基础已形成规模,2024年相关产值突破百亿,这与我们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对于承接机遇的具体举措,陈红兵有着清晰规划。企业将聚焦传感器赛道,打通内部微电路、光电、特材等公司的元器件资源,重点补齐材料精准度、集成总装和工程销售三大短板。“我们要提升传感器材料的耐腐蚀性,完善整机模组装配能力,通过工程项目拓展应用场景。”他透露,未来五年将扩大传感器产业占比,依托重庆链式转移的生态优势,完善产业链条。
展望未来,陈红兵信心满满。“重庆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政策红利,让我们对深耕西部市场充满期待。”他表示,中国四联将以此次对接活动为契机,充分整合本地资源,扬长避短实现转型升级,让企业发展融入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最终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