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资本流动呈现你增我减的复杂态势,
“投资向何处”不仅是全球投资者面对的难题,
也是摆在各城市面前的考题。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广州以营商环境之“优”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最肯定的答案——
这里有政策的稳定性,有市场的开放性,还有营商环境的优越性。
截至2025年10月底,广州经营主体总量421.74万户,以15.86%的同比增速持续领跑,经营主体总量跃升全国城市第二。
来自全球资本投出的信任票背后,是广州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的有力佐证,更透露着投资者看好广州、投资广州、信任广州的坚定信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聚发展之势,答时代之问,广州这样以“优”作答。
“优”在创新开放,答出“广州温度”
“广州,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被照顾’,而是‘被尊重’。”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蒋颖的感受,印证了广州尊重市场规律、企业需求与创新活力的温度感。
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是投资者信心的基石。广州营商环境之“优”,背后是政策的精准滴灌与快速实施。这些政策触角精准地延伸至企业落地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急企业之所急,与时间赛跑。针对项目交地迟缓、审批流程冗长、办事效能不高等痛点,增城区推出产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模式,制定用地配套要素清单,还率先实现社会投资工业项目“五证联发”,将不动产登记、用地、规划、人防、施工许可合并办理,申请材料从29项精简到16项,平均办证时间从40个工作日压减至3~6个工作日。
想企业之所想,政策送到“家门口”。“过去总是想方设法找政策,现在政策主动上门找企业,每个能享受的政策红利我们都享受了!”广州紫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宇道出了对营商环境升级优化的切身体会。去年,广州筷子信息科技拿到首批20万元大模型政策奖补资金。公司技术合伙人谢统玲说:“这项政策支持不仅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更让我们坚定了深耕垂直领域模型应用的发展战略。”
谋企业之所期,御未来风险。今年7月,《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正式发布,围绕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政务服务环境4个方面提出30项年度重点任务,并清单化列出了105条具体措施。在“清单”中的“引进来”方面,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工作,支持所募集的境外资本开展境内相关投资,扩大外资“朋友圈”,这些举措让企业在广州发展更加安心与放心。
以加快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为目标,广州不断推动制度创新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以细致的全链条服务为企业护航,提升“温度感”。这些切切实实的努力,被越来越多全球资本看见。
“优”在创新开放,答出“广州速度”
“广州的营商逻辑很务实,企业需要什么,城市就补什么;企业创新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钟蕾芳对广州营商环境的高效便捷体会深刻。广州,用将心比心的“用户思维”,让投资者感到既安心又省心。
服务“手脚快”,流程“不拖泥”。在这种“用户思维”下,企业省下的不只是时间,更是真金白银的成本。依托南沙区积极推进国家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广州正落地一批首创标志性成果,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在项目筹建方面,通过“全程领办”“五证联发”“关键项验收”等服务举措,广州最大限度提升项目筹建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解需求、快落地。天河区的“广州市工业软件应用推广中心”如今已成为展示广州工业软件的集中地。当赛意信息提出希望建一个工业软件成果展示展厅,聚集行业核心产品,让企业能直观了解、精准选择的想法后,政府部门的高效“搭台牵线”,企业积极对接工业软件企业,将多项工业软件成果填满展厅。“政府打通了与各界伙伴的合作通道,让中心真正成为广州工业软件成果展示的阵地,这正是生态共荣的力量。”赛意信息的张成康表示。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接待、举办了近百场参观、考察、交流及供需对接会,“产业协同”从概念变成现实。
时间成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广州营商环境之“优”,让企业“生得容易、长得飞快”。企业在广州量增质升的同时,也在不断筑牢广州产业生态的“强磁场”。仅近几个月来,众多“明星项目”的接连落地,就相当提气。今年6月,汇丰全球最大的培训中心在广州正式启用,每年将为1.4万亚太精英赋能;今年8月,联合利华广州食品工厂及物流园在广州市从化区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全球领先快消品巨头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这也是联合利华近年来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今年9月,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与白云区正式签署《白云区政府与鹏瑞利集团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协议》,宣布合作开发投资100亿元的白云国际医养城,构建“医、研、康、养、商”融合发展的国际健康产业生态圈,国际医疗旗舰在穗启航,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广州找到了迎风起舞的舞台。
“优”在创新开放,答出“广州气度”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广州的“优”始终带有开放的基因与全球的视野。深厚的历史底蕴、宜居的生态环境、四通八达的枢纽地位,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综合吸引力。
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从完备的产业链配套到活跃开放的创新氛围,广州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最适合生长的“土壤”。广州以海纳百川的城市气度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吸引着全球优质资本。
近期,佳都科技、西门子、工控国际三家重量级企业强强联手,在广州共建城轨信号系统国际级合资平台,标志着广州在打造全球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高地上再迈出关键一步。挪威三文鱼巨头企业把中国总部开在了广州南沙,随着伊福士(广东)三文鱼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册,标志着南沙引入了国际领先的三文鱼育苗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经验,有望推动南沙种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国际种业交易的深化发展,“三文鱼自由”指日可待。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广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最优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强的发展动能,就是最佳的信心保证”。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今天的广州,不断将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落子广州,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