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划定的11月27日感恩节期限将至,乌克兰似乎暂时挺过去了。
据新华社报道,美乌23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将美国提出的28点“终战框架”压缩为19点;据称乌方已“原则同意”,只剩“一些小细节”有待解决。
不过,俄罗斯25日回应称尚未收到更新版计划,给所谓“进展”蒙上一层不确定。
从28点到19点,新版方案到底有哪些改变?它们能被俄罗斯接受吗?
淡化和搁置
裁军、“割让”领土、承诺永不加入北约……上周,特朗普突然抛出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新计划,被批评为偏向俄方利益、对乌克兰非常不利。
23日美乌代表团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后,白宫24日发布声明称,双方起草了一份更新版方案。
新版方案内容尚未官宣,按照乌方代表团成员基斯利察的说法,与原版几乎毫无相似之处。
综合多方信息,核心调整集中在两方面:淡化和搁置。
淡化,体现在隐去“乌军上限为60万人”的明确限制、删除“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等敏感条款。
搁置,则意味着乌军撤出顿涅茨克部分地区、战争赔偿和追责等关键分歧暂未被纳入,留待后续磋商。
外界认为,乌克兰有理由为新版方案感到高兴。如果说28点计划是“理想清单”,那么19点方案已降为“最低共识起点”。据美乌官员介绍,乌方已原则同意,仅有一些细节有待敲定。
无论28点还是19点,“新一轮方案是在战场僵持状态下提出,本质是各方外交博弈、相互试探底线。”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赵会荣对比了前后版本的同与不同。
特朗普最初抛出的28点方案,实际上是美俄阿拉斯加峰会成果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方诉求。
如今,19点方案向乌方立场相对靠近,回应了乌方最核心的两方面关切——安全保障、领土问题。乌方仍把加入北约或获得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作为核心目标,并将冻结当前控制线作为后续谈判的基础。
这一转向,揭示出本轮外交互动的基本力学关系。
赵会荣指出,美国率先“开球”,其“冻结”冲突的战略目标清晰:既想“甩包袱”,减少安全和财政负担;又要“留后手”,保留介入俄欧矛盾的杠杆,将其作为可随时利用的获利工具。然而,特朗普团队并没有清晰的落实路径。特朗普本人态度摇摆、前后不一,团队内部也存在明显分歧。
就乌克兰而言,它处于战略被动地位,只能“接球”,并努力在策略上保持灵活——不直接拒绝美方提案,而是提出替代方案,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和筹码。
欧洲则处于尴尬的中间地带——不敢公开与美国唱反调,只能一边配合、一边稀释亲俄内容,以守住自身安全与经济利益。
俄态度谨慎
特朗普渴望达成协议,但外交谈判并未让炮火减弱。俄乌25日仍互指对方发动导弹与无人机袭击,战场节奏未出现明显变化。
随着19点方案出炉,俄方态度谨慎,称未收到美方正式通报,“只相信直接从美方获得的信息”。
俄外长拉夫罗夫更警告称,如果新版方案偏离8月美俄阿拉斯加峰会期间达成的共识,莫斯科可能会拒绝。
放话之余,美俄,甚至美俄乌三方正在展开接触。消息人士称,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25日在阿联酋与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会谈。俄方证实,俄美乌三方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进行了接触,但未讨论28点新计划;俄乌情报部门代表定期讨论包括换俘在内的敏感问题。
特朗普同日预告,更高级别接触正在路上——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将于下周访俄会见普京,他的女婿库什纳可能陪同。
不过,要让俄罗斯接受19点方案并不容易。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中立化”目标,一直是俄方核心诉求。
从现有信息看,围绕上述目标,新版19点方案包含俄方难以接受的条款。
领土归属仍是最大症结——尤其是克里米亚和俄军目前控制的乌东地区的最终地位,俄乌立场毫无交集。
安全保障问题同样僵硬——乌方希望获得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承诺,俄罗斯坚持乌克兰中立化。
制裁和战后安排更是处于零和状态——俄方希望将何时、以何条件解除制裁写入协议,美乌谨慎回避。可见,所谓“还剩小细节”大概率是外交辞令。
赵会荣延续此前的判断认为,只要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尚未耗尽,俄乌双方都没有作出重大妥协的意愿,如今依然如此。
从战略层面看,俄罗斯始终将后苏联空间视为自身势力范围,希望维持地区主导权。
从战术考虑看,它认为战场对抗的结果更关键,更能决定未来冲突解决方式。当前,俄军在战场上稳步推进,正通过“解放领土”的叙事强化国内信心,因此不会轻易让步。
外交“马拉松”
“我希望这一切能结束,虽然还要过段时间才知道结果,但我们正取得进展。”特朗普25日在前往佛罗里达州的“空军一号”上再次表达乐观情绪。
他原本要泽连斯基在27日感恩节前接受停战计划,如今看来,这一期限现具有“伸缩性”。
外界认为,华盛顿营造的乐观气氛可能跑在现实前面。各方协调和平协议可能沦为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外交“马拉松”。
赵会荣从方向和节点两个角度评估眼下局势。
方向上,经过近四年战争,各方的外交博弈升温、朝着“冻结冲突”的方向移动。但战场上没有任何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局势的分界点并未来临。博弈过程仍会有反复,还会有新的方案出台。
其中,美俄互动更具决定性。乌克兰在军事、安全、经济等各方面高度依赖美欧援助,承受美国巨大压力,继续艰难平衡、争取时间。欧洲将乌克兰视为保卫欧洲的前哨,虽然援助规模已超过美国,却仍被排除在关键议程之外。
节点上,第聂伯河的攻防、乌东地区枢纽城市的控制权,特别是顿巴斯地区剩余领土的争夺,或会成为战场形势的关键点。如果战场出现重大变化,谈判态势可能被改写。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各级别接触会越来越频繁。”赵会荣预计,明年11月中期选举前,或有可能实现冲突冻结。
回望近四年的战事演进,俄乌冲突并非偶发事件,而是大国力量格局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影响将深刻重塑欧洲乃至全球地缘政治。
“俄罗斯把‘后苏联空间’的主导权视为维系其大国身份的基础;而美国则致力于维持和扩张自身全球霸权,两者存在结构性冲突。”赵会荣指出,同时,欧洲安全架构的核心分歧依旧存在——俄罗斯要求被纳入、获得平等参与权,而欧洲目前倾向排除俄方。这一根本分歧注定使欧洲安全前景长期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