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运用衍生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稳健经营,成为期货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海通期货全资子公司海通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通资源),通过创新运用“现货+期权”业务模式,为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精准的风险管理服务,有效帮助企业锁定销售价格、增厚经营利润,并实现了贸易规模的逆势增长,为传统贸易企业优化经营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据了解,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螺纹钢、铁矿石等黑色系产品区域代理与销售为主要业务的贸易企业,贸易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面对市场波动,企业传统的现货销售模式与单一的期货套保方式,难以完全满足其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稳定盈利的迫切需求。
海通资源产品经理戴晓明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上半年,海通资源深入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公司的采销周期与结算特点。同年10月,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判断短期内螺纹钢价格仍存在下行压力,希望在当时现货价格处于理想点位时进行预售,并寻求进一步增厚利润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背景,海通资源为该公司量身定制了以“熔断累计看跌期权”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方案。10月11日,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买入RB2501线性赔付熔断累计看跌期权,交易数量1100吨,周期为1个月。在随后的1个月里,螺纹钢现货价格震荡下行,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随行就市销售库存现货。与此同时,公司持有的期权头寸也获得了收益,最终这笔交易实现盈利12.3万元,整体提升了这批货物的销售利润。
截至2024年12月,海通资源与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的项目合作规模累计达到9.5万吨,涉及有效名义本金约3.5亿元,共完成场外衍生品交易62笔。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浙江定驰能源有限公司凭借该创新模式实现逆势发展。双方合作期间,该公司月均贸易量提升至约6000吨,同比增长约50%;通过场外期权策略累计获得额外收益约55万元,显著提升了盈利水平。
戴晓明表示,该方案创新地将现货持仓转化为“现货+期权”的持仓模式,旨在帮助企业在价格上涨期间实现高价预售、锁定利润,在价格下跌时增厚收益。这一成功实践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独特价值。相较于传统的期货套保,场外期权策略更具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复杂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可以与期货工具形成有效互补,为企业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保值增值工具。
展望未来,戴晓明认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应始终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做好市场培育与推广工作。通过深入了解企业个性化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交易策略,将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案,助力更多实体企业应对市场波动,保障经营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实体经济的稳健运行贡献专业力量。(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