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以“破浪前行,扬帆起航”为主题的中信期货2026年度策略会在上海召开。与会者围绕全球经济变局、宏观政策取向与大类资产配置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中信期货董事长窦长宏在会上致辞表示,回望2025年,世界在“破”与“立”的百年变局中激荡前行。一方面,旧有的全球秩序与贸易规则面临重构,关税博弈与地缘竞合交织,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重塑;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绿色转型正冲破阻力,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展望2026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依然“风高浪急”,而国内又恰逢“十五五”开局之年,在这新旧周期交替的关键节点,更需要大家积极主动把握历史机遇。
主论坛环节,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祝宝良发表了关于《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仍在5%左右。建议把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和经济增长5%左右作为2026年经济调控目标。2026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信心,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中信证券海外宏观首席分析师崔嵘及其团队对全球经济走势作出研判。他们认为,2025年关税波折扰乱全球经济,预计2026年海外宏观面将迎来一段暂时的清朗期:一是清朗的基本面,包括地缘、财政、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下降,美欧日经济增长将适度加速,以及通胀担忧趋于回落至“舒适区”;二是在资产配置端要保持一份清醒。展望2026年,预计全球降息潮在幅度上可能将低于2025年,同时美元在上半年波折后将转强,二者叠加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及2025年,总体风险资产的回报率低于2025年。具体资产来看,仍看好AI行业,并维持对黄金和工业金属的超配建议。
中信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曾宁认为,2026年整体宏观环境偏乐观,美联储降息周期持续,带动全球流动性环境保持宽松。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2025年市场的相关主线依然能够在2026年延续,股指和贵金属保持偏强的态势,而随着流动性扩张逐步传导至周期复苏,大类资产将在原有主线延续的背景下呈现“百花齐放”格局。整体配置应更均衡,大宗商品权重宜上调,但需注意其内部分化。
曾宁指出,整体来看,贵金属对抗主权信用货币贬值的长期逻辑不变,保持多头超配;供给受限且需求保持增长的有色金属,以及困境反转、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商品上调至多头超配的位置。需求受限的黑色建材上有顶下有底,在全球复苏的格局进一步明朗之后,可在产业逻辑共振时在估值的相对底部进行多头标配;预计原油2026年仍有较大幅度的累库预期,中枢预计承压下移,整体以靠近上限位置以空头标配的思路对待,等待油价中枢下移后的供应格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