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重庆市聚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锚定2027年工业总量迈上4万亿元台阶的目标,三大支柱产业提质增效,智能装备、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蓬勃发展,软件信息产业有望在今年成为首个5000亿级产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在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上表示。
罗莉介绍,重庆市汇聚五大国家战略势能,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万亿元,构建起覆盖39个工业大类和全部制造业31个大类的坚实产业基础,工业总产值超2.7万亿元。通过“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体系,重庆市已实现与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同时依托巴渝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优良生态环境、显著的成本优势;更以全国地区第七、西部第一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释放发展潜能。
近年来,重庆市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成果显著。罗莉表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发展,2024年,年产量达95.3万辆,形成由长安、赛力斯、千里科技引领的完整产业链;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领跑,笔记本电脑产量全球第一;先进材料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尼龙66全产业链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全市企业梯度培育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专精特新企业星光闪烁”的发展格局。
“33618”是重庆市提出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旨在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体系包括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三大5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此外,还有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的形势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提供支撑,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加快构建需求导向、标准衔接、产才融合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以“产才融合·技能报国”为主题,紧扣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聚焦产业链人才需求,选拔优秀人才,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本届大赛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全面融入赛项赛程,促进传统工业技术与最新科技成果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