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01:02:30 股吧网页版
广东文化制造业营收居全国第一,AI+文化驱动投资新机遇
来源:南方都市报

  11月26日上午,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简称:大湾区文投会)在广州黄埔开幕。在主题大会上,多位科技、金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带来了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投资趋势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研究成果共同提到,广东文化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文化制造产业优势突出,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过程中正在产生大量的文化创意融合需求。面对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可充分利用产业配套优势和应用场景优势,文化产业投资大有可为。

图片

  全球文化和科技融合投资活跃

  广东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丰富

  会上,由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带来“‘十五五’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主旨交流。张铮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做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部署,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并在具体举措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出明显机遇信号。

  张铮表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广东目前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并形成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文化产业优势集群。

  面向“十五五”时期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可充分利用产业竞争优势,加大文化领域的多学科科技利用水平;开展高水平文化科技攻关,着力解决文化领域“卡脖子”问题;加大文化科技平台、标准研发。发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抢抓大模型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中文语料库”“可信数据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建设。鼓励、包容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国泰海通政策与产业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国泰海通政策和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刘峰分析全球AI+文化产业的投资案例认为,2025年该领域投资在加速。

  综合影视制作与AI技术融合方面,欢喜传媒、Utopai Studios、爱诗科技(AISphere)合计融资2亿美金;AI驱动的游戏内容生成方面,影眸科技、对影科技、月之暗面等融资数千万美元;AI音乐创作平台方面,Suno、SoloAI合计融资1.27亿美金。

  刘峰表示,广东在AI+文化产业方面发展优势突出。目前,广东已完成9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数量位居全国前二。从政策布局到技术突破,从应用落地到生态繁荣,“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广东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作为科技创新大省,广东凭借产业配套齐全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上蹄疾步稳。在广东92款已备案大模型中,除了46款通用大模型外,还有46款行业大模型,涵盖工业、政务、教育、汽车等领域,具有深入特定行业、解决实际痛点的特征。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实力、市场份额等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深圳、广州两市在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中排名前五十。从国内市场看,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速、企业总量、大型企业数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刘峰认为,总体来看,文化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与技术融合浪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文化科技融合、数字内容等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投资重点,影视、游戏、音乐、数字内容、文化科技融合等细分领域全面呈现AI+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态势;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日益深入。

  大湾区文化智造投融资活跃

  具硬科技属性的文化企业受青睐

  针对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全景图”,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发布《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报告认为,当前文化产业正在形成以数字技术为底座、以跨界融合为特征、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泛文化生态。

  报告显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多种优势。2024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30252.10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9.9%,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规模约占全国1/6,连续22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达2.5万亿元,增长11.6%。2025年前3季度,广东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已超2万亿元,利润超2000亿元,总营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横向对比,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明显高于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文化产业重点省市。

  广东文化产业的相对优势在于文化制造业。2024年,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639.86亿元,增长11.4%,占全国文化制造业营收比重达到25.5%,稳居全国第一。大湾区制造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已建立覆盖文化产业上下游的全链条体系,形成了文化消费电子、文化智能终端、演艺设备、珠宝首饰、潮玩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在金融供给方面,大湾区坐拥港交所与深交所两大交易所,金融资本体量巨大、活跃度高,为大湾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提供了坚实的金融资本支持。大湾区已构建多层次文化投融资体系:2014年以来设立10余支文化产业基金,2020-2025年累计700+笔一级市场投资,已有170+家明星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带动企业从中小型迈向高潜力与明星梯队。

  从投资项目来看,报告显示,文化产业投资正呈现出向头部区域集中,投早、投长期等趋势,其中,从投融资领域来看,大湾区文化智造的投融资事件数量最多,线下衍生、AIGC、VR/AR、游戏等紧随其后,说明投融资更偏爱具有硬科技属性的文化企业。

  根据报告,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正呈现出消费分层化、产业文化化、全链数智化、场景新兴化、市场全球化五大趋势。其中,“产业文化化”指的是制造业高端化释放出巨大文化创意需求,而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所在。

  大湾区制造体系的相对优势是生产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当前正从成本优势向质量与品牌优势转型,其竞争重点正从功能参数转向文化审美与品牌价值。在此趋势下,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正加速向时尚化、个性化、场景化和定制化转变,企业更需要通过设计、符号与价值观构建产品认同,增强品牌吸引力。由此,文化因素将锚定产品设计的核心。

  除瞄准上述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发力投资外,报告还分析了当前文化产业投资的三大方向,包括投内容、投技术、投平台。其中,内容热点细分领域包括影视、游戏、动漫、文旅、非遗IP等;技术热点细分领域包括文化垂类大模型、AI辅助创作智能体、AR/VR、智能消费终端等;平台热点细分领域包括垂类内容平台、智能推荐平台、跨境文化平台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