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葛瑶王超)11月26日,中信期货2026年度策略会在上海浦东召开。本次策略会以“破浪前行,扬帆起航”为主题,共设置1个主论坛及8个分论坛,以多元化视角对2025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权益、债券、大宗商品、汇率、海外市场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2026年相关议题做出展望。
中信期货董事长窦长宏表示,中信期货始终以打造专业的期货和衍生品综合服务商为导向,持续强化“场内+场外”“期货+现货”“境内+境外”的综合服务能力。
窦长宏介绍,2025年中信期货保证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并创下新高,成交、持仓、交割规模均同比增长。公司不断做深做实产业服务,服务产业客户超过1万家,实现套保金额近8000亿元;持续推出贴合产业链风险管理诉求的衍生产品结构和期现结合产品,风险子公司服务实体企业2000余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交易金额超1500亿元。国际化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业务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全球市场的交易结算承做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祝宝良发表了关于《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的主题演讲。他认为,2026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信心,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中信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曾宁认为,2026年整体宏观环境偏乐观,美联储降息周期持续,带动全球流动性环境保持宽松。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2025年市场的相关主线依然能够在2026年延续,股指和贵金属保持偏强的态势,但随着流动性的扩张向周期复苏的传导,在原有主线延续的背景下,大类资产或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整体配置应该更加均衡,大宗商品的配置权重应该调高,但内部存在结构化差异。整体来看,贵金属对抗主权信用货币贬值的长期逻辑不变,保持多头超配;供给受限且需求保持增长的有色金属,以及困境反转、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商品上调至多头超配的位置。需求受限的黑色建材上有顶下有底,在全球复苏的格局进一步明朗之后,可在产业逻辑共振时在估值的相对底部进行多头标配;预计原油2026年仍有较大幅度的累库预期,中枢预计承压下移,整体以靠近上限位置以空头标配的思路对待,等待油价中枢下移后供应格局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