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为凝聚行业智慧、探寻发展新路径,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二十届21世纪金融年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在下午的“财富管理的低利率之问”分论坛上,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许之彦、招银资产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洪晓峰围绕“黄金+:从战术工具到战略底仓”分享了真知灼见,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投资业务负责人杨振海担任主持人。
许之彦介绍,从市场表现来看,黄金无疑是近年来大类资产中的佼佼者,不仅蝉联年度大类资产榜首,价格更是飙升至4000美元以上的高位,大超市场预期。这一趋势背后,离不开低利率环境、全球地缘政治动荡、美元周期变化以及央行购金热潮等多重因素的支撑。
许之彦还称,黄金的配置功能是内生的,纳入投资组合旨在兼顾中长期的收益目标,同时有助于降低波动。今年年初我国保险资金正式获准进入黄金市场,未来也可以考虑让养老金、企业年金将黄金ETF纳入投资范围。目前国内 240 吨的黄金 ETF总规模也就是2400亿左右的市场份额,在150万亿大资管市场中还有较大的配置空间。
支撑黄金的四大逻辑未变
许之彦指出,黄金在投资组合中是一类极具差异化的资产,因此也常被归为另类投资。它的定价逻辑和股票、债券、房产等传统资产截然不同,本质上是货币体系的对冲标的。从资产配置视角看,黄金的核心价值在于极度稀缺性和低关联性。将其纳入资产组合,能实实在在降低整体资产的波动幅度,且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许之彦表示,公众对黄金有“避险、抗通胀” 的普遍认知,但仍有几个关键点容易被忽略。一方面,黄金的稀缺性远超预期。作为特殊贵金属,当前全球黄金年新增开采量仅 3600 - 3800 吨,已探明未开采储量约 5 万余吨,按现有开采速度测算,仅够开采 15 至 17 年,且新探明储量增长十分缓慢。另一方面,黄金收益性被长期低估,一些教科书提及黄金长期年化收益仅 2%—3%,这一结论是存在偏差的,因为过去的一百年中黄金曾历经数十年的收益停滞期,才拉低了整体均值,不能以此代表黄金的真实收益水平。
“此外,黄金在货币超发背景下的价值凸显。”许之彦解释,回顾历史,西方国家在历次重大危机后均采取货币超发政策,百年间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已缩水至不足原来的 3%,而黄金作为硬通货,是抵御这种贬值的重要工具。在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的当下,投资者亟需拓宽资产配置边界,而黄金正是应对低利率时代的重要选择。
许之彦强调,从中长期维度来看,支撑黄金的四大核心逻辑并未改变,且均具备极强的持续性:一是美元信用体系的风险日益凸显。美元过度超发、货币霸权滥用以及美国将货币工具化、服务于地缘政治博弈的做法,是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而这一点,正是全球多国央行加速增持黄金、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核心顾虑所在,央行购金的底层逻辑始终未变。
二是美联储继续实施多轮降息是大概率事件。三是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仍然显著,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四是全球资产配置的 “黄金共识” 已全面觉醒,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需求正不断释放,且力度会持续增强,这一趋势已成为推动黄金价格的重要长期力量。基于这四点,许之彦认为,黄金中长期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不过,许之彦也提醒,近期黄金交易热度有所攀升,需提醒投资者警惕短期波动。美国政坛变动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都可能引发金价短期震荡。同时,黄金 ETF 本质是工具化投资品种,波动是其固有属性,不能忽视短期风险,金价不会“只涨不跌”。但从中长期来看,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资产配置需求,都支撑黄金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坚守中长期配置思路。
场内黄金ETF具备成本优势
许之彦认为,黄金 ETF是实物黄金的优质替代选择,其份额与实物黄金几乎一一对应。以规模来看,99 吨对应 99 亿份基金份额,每 100 份即对应 1 克实物黄金,所有实物均由央行监管的上海黄金交易所托管,是全市场黄金投资产品中少有的实物锚定品种。
许之彦指出,尤其在 11月1日黄金税收新政正式实施之后,场内实物黄金已成为当前购买成本最低的渠道。线下黄金销售渠道需承担门店运营、物流等额外成本,而场内黄金ETF无需这些支出。此外,国内黄金 ETF 还支持黄金租赁,能将租赁收益返还给投资者,尽管当前利率环境下这部分收益有限,但仍是一笔额外的收益。
许之彦介绍,截至目前,华安黄金ETF的产品规模已经达到 99 吨,距离 100 吨大关仅一步之遥,在国内 240 吨的黄金 ETF 总规模中占比高达 42%。不过,他也指出,和全球黄金ETF 4000吨左右的总持仓相比,国内黄金ETF仅占5%多一点点,这也意味着黄金ETF在中国市场仍然有广袤的发展空间。
在谈及“黄金+”产品与黄金ETF的差异化定位时,许之彦表示,二者面向的客户群体不一样,风险收益也不一样。黄金ETF是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会直接跟随金价涨涨跌跌,能不能用好取决于投资者的专业化能力和财富端平台给客户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水平。“黄金+”产品提供的更多是符合中低风险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金ETF也可以是“黄金+”产品中的底仓,即黄金ETF再加上其他资产共同构成投资组合。
许之彦还称,面对市场上这么多工具,包括黄金等各类ETF在内,如何让它们真正触达客户手中,是广大资管机构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尤其在近期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下,很多客户容易陷入“恐慌性卖出、追涨买入”的循环,最终很难真正获取收益。目前,场外基金已经纳入投顾服务范围,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将ETF产品进一步推向零售客户,在零售端提供更全面的资产配置方案。
在机构端,许之彦介绍,华安基金也不满足于仅作为工具提供方,更致力于输出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华安基金已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了两条指数,并向机构投资者及合作平台提供投顾支持,未来还将持续开发更多策略。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做好客户与工具之间的“纽带”,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支持;二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资产配置方案;三是推动专业投资机构和平台更好地将工具融入资产配置体系,最终帮助客户穿越市场周期、实现财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