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26日电(葛佳明)2025年全球经济进入新阶段,结构性转变正在重塑资本流动与资产配置。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25日在上海举办2025富达中国投资论坛,共同探讨影响全球及中国市场的关键趋势,前瞻2026年投资格局与机遇。在富达看来,2026年受科技投资与创新驱动,全球经济增长或仍保持韧性,推动风险资产维持较强劲的走势,多元化分散投资仍将是资产配置的重点,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或持续支撑AI相关企业盈利前景。

对2026年的全球股市持乐观态度
回顾2025年,全球多国股市走势亮眼,在近几年中涨幅居前。
富达国际首席投资官(股票投资)妮芙·布罗迪-马库拉(Niamh Brodie-Machura)认为,在AI的影响下,科技股企业盈利改善,成为推动股市走强的重要因素。从美股企业看,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水平呈现增长态势,信息技术板块盈利增速再度领跑,不仅盈利超预期企业数量创下近年来新高,企业对未来盈利预期呈结构性上修趋势。

布罗迪-马库拉强调,盈利仍是推动股市最关键的因素,富达全球分析师最新的企业调研显示,超半数的企业预期AI将在未来12个月内对盈利产生直接正面贡献。
因此,在布罗迪-马库拉看来,由AI创新驱动盈利增长仍将是2026年投资框架的核心。“真正支撑我们对2026年全球股市保持积极态度的,仍然是对产业‘创新’,特别是AI加速落地的信心。”
富达国际全球多元资产主管马修·奎夫(Matthew Quaife)也表示,从资产配置角度,在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企业盈利支持下,持续看好股票市场,中国、韩国以及南非等部分新兴市场尤其具有吸引力。

奎夫预计在2026年,全球经济格局可能会呈现出“市场驱动宏观”而非“宏观驱动市场”的特征。结构性变化将深刻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与资产配置。
奎夫解释称,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于投资而非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我们预计在2026年企业资本支出与美联储降息相结合将为未来经济扩张提供有利的空间。”
整体来看,2026 年的经济增长逻辑更倾向于由投资与创新驱动,而非依赖传统宏观政策刺激,技术进步尤其是AI的广泛应用,或将继续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对美股高估值保持谨慎乐观
11月初,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接近24倍,科技和可选消费板块更是在30倍左右,反映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根据富达的分析师调查,去年仅有26%的分析师预计AI将在2025年提升盈利能力,如今这一比例已接近受访人数的一半。
布罗迪-马库拉表示,尽管由AI驱动的美股企业盈利增速在2026年仍将延续,但目前集中度过高以及估值过高的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美股科技股头部集中度进一步强化,数据显示美股“科技股七巨头”(英伟达、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合计市值约为21万亿美元,占标普500指数56万亿美元总市值的比重约为37%。
布罗迪-马库拉认为,标普500的前瞻市盈率已达23倍,较十年以来的平均水平高出两个标准差,或对投资者未来的投资回报率产生影响。
“对于2026 年,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数据点之一是股本回报率(ROE)和投资回报率(ROI)。”布罗迪-马库拉称,随着货币化效应在 2026 年逐渐显现,美国市场的驱动因素可能发生一定变化,2026 年美股表现将受到资本回报水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奎夫认为,AI有望提升生产效率并改善企业利润率,因此市场愿意给AI产业链公司较高估值。“2026年我们将继续布局AI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包括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和芯片制造商,同时关注那些估值较低、且有收益空间的企业,寻找潜在机会。”
中国在AI领域的独特优势
在区域配置上,奎夫对新兴市场2026年走势表达了乐观预期。他认为,2026年新兴市场将受益于四大因素:美元走弱、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财政环境改善以及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估值优势将推动盈利恢复,更大范围的牛市信号已经出现。
奎夫直言,中国在AI领域的突破,推动科技股在2025年表现亮眼。中国的AI生态系统、庞大的国内市场、政策刺激以及科技人才,将加速推动AI应用落地,为科技股在2026年及未来的表现提供支撑。
“中国科技股在AI领域的参与度此前被低估。”奎夫强调,其估值相对于美国科技行业极具吸引力。其看好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及与AI基础设施相关的领域,预计后续AI发展仍将催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出了一个独特的路径。一方面,美国AI投资采取重资产的策略,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投资较大,而中国则采取轻量化路线,重点聚焦于铺开产业生态,利用基础设施、人才和数据成本优势降低AI投资成本,从而减少泡沫风险,对经济产生更稳定和可持续的影响。
邢自强称,中国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企业展现了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科技领域展现了很强的竞争力。
“要实现下一阶段的技术创新,需要四大支柱:算力、算法、基础设施和数据。”邢自强表示,在算法、人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均具备显著优势,后续将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电池、脑机接口、乃至核聚变等关键前沿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多元化配置重要性凸显
在富达看来,随着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亚洲多国可能增加非美元储备配置,亚洲债券市场的吸引力或进一步提升。叠加货币政策宽松、财政刺激和公司治理结构性改革,亚洲固定收益资产不仅在2026年具备战略性投资机会,也将在长期配置中扮演分散投资的重要角色。
富达国际亚洲固定收益主管朱蕾认为,2026年,在宏观和政策环境的支撑下,亚洲固定收益市场吸引力提升。“去美元化”趋势为整体新兴市场资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加上亚洲通胀整体温和,多数亚洲央行预计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加大财政刺激,为本地债券市场创造利好条件。
朱蕾解释称,在全球利率趋降的大背景下,亚洲固定收益市场的韧性和潜在回报值得投资者关注,尤其是在宏观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波动加剧的环境中,高质量的亚洲本币政府债券与结构性改善的亚洲高收益债券,将有助于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策略。
资产配置方面,亚洲本币政府债券的需求预计将上升,尤其是韩国等高信用主权债券,这类资产与全球其他主要资产的相关性较低,是投资组合多元化的重要工具。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亚洲高收益债券,其发行人呈现出更加平衡和多元的趋势,在低违约率和货币政策支持下,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随着利差收窄,短久期信用债券更具防御性,同时高收益债券因基本面稳健而值得关注。”奎夫认为,为增强组合韧性,投资者需重新审视美元风险敞口,建议配置黄金,以及绝对收益策略和私募资产等另类多元化工具,以应对可能增加的地缘政治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