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淡忠奎摄
攀枝花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共同富裕试验区,正在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11月24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提请大会进行第一次审议。
这也标志着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进入法治护航、系统推进的新阶段。《决定(草案)》以缩小“三大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四化转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为路径,为四川实现共同富裕探索经验。
由此,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将被纳入省级相关规划,支持攀枝花市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并做好衔接,形成“省上统筹、市负总责”的协同推进机制。与之对应,以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决定、攀枝花市开展若干“小切口”立法相结合的“1+N”法治供给模式也逐步形成,为试验区改革探索提供精准、有效的法治保障。
特别是在法治框架内鼓励试验区大胆探索,明确容错免责机制,为改革创新“松绑赋能”。这也将为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草案)》明确了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等关键领域的具体任务和先行先试方向。
其中包括,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资源要素供给保障、差异化产业政策、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支持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同时,推动建立省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展战略资源就地精深加工产业,健全钒钛产业链条等。
这也将进一步增强攀枝花的发展动能,加快“四化转型”,为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夯实产业根基。
此外,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改革有望在攀枝花率先突破。《决定(草案)》提到,要探索建立进城农民享有全部农民权益和同等市民权利转移机制、城乡居民户口双向流动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市域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等。
这些“攀枝花答案”,将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积累实践样本与制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