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铂钯基本属性
铂(Pt)和钯(Pd)同属铂族金属家族,与铑、钌、锇、铱共同构成这一珍贵的金属族群。
1.物理化学特性
铂和钯均呈现银白色金属光泽。铂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能保持稳定,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碱,主要应用于工业催化剂、珠宝首饰、电子、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钯能吸附氢、氧等气体,抗腐蚀,只溶于氧化性酸和熔融碱,主要用于催化剂领域。
2.资源分布
铂族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极低。铂的地壳含量仅为亿分之五,钯为亿分之一,而其他铂族成员的地壳含量更是低至十亿分之一。
全球资源分布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据USGS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铂族金属资源储量约8.2万吨,主要分布于南非、俄罗斯、津巴布韦、美国、加拿大等国。
二、铂钯产业链介绍
铂族金属供应链呈“金字塔”状,绝大部分原料供应与冶炼掌握在少数矿冶一体生产商手中、处于金字塔顶端;中间是各类中间商包括银行和贸易商;首饰、工业产品制造商、投资者等终端用户数量众多,处金字塔底部。
1.上游供应端
1)全球铂钯供应
目前南非、津巴布韦、俄罗斯是全球铂金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南非、加拿大、美国是全球钯金的主要供应国,全球大型铂钯矿山主要分布在南非、俄罗斯、津巴布韦、加拿大等国家,由欧美、南非、俄罗斯等矿业寡头控制。
回收供应:回收是铂钯供应的次要来源,约占总供应量的20%-30%。北美和欧洲处于铂族金属回收市场的前沿,2024年全球铂金回收供应量中,北美和西欧合计占比约61%。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推动铂族金属回收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2)中国铂钯供应
我国铂钯金属储量不足全球0.1%,铂族金属矿产量极低,根据《中国铂钯年鉴2025》数据,2024年我国共产铂、钯金属4.9吨。2023年中国铂金矿产供应占比约1.6%,再生供应占比约12.3%,进口供应占比高达86.1%,铂钯资源进口依赖度高,回收端重要性不断凸显。
矿端供应:我国铂族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甘肃,规模较大的典型铂族金属矿床包括甘肃金川铜镍矿、云南金宝山铂钯矿、四川杨柳坪铂镍矿等。目前国内95%的铂族金属产自甘肃金川铜镍矿。我国每年自产的铂族金属矿产资源不到5吨。
回收供应:再生市场的加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铂族金属资源安全的基本盘。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工作委员会规划,到2027年预计铂族金属回收量达70吨,铂族金属自给率提升到45.0%。
2.下游消费端
1)全球铂钯消费
2024年全球铂金需求同比下滑1.6%至198吨。全球铂金主要消费国家或地区为中国、欧洲、北美、日本,中国的需求占比26%,其中工业需求占比最大;西欧、北美的需求分别占比20%和18%,汽车催化剂需求占比最大;日本的需求占比9%,其工业需求较少,以汽车催化剂和珠宝需求为主。
全球钯金主要消费国家或地区仍是中、美、欧、日,2024年我国钯金消费21吨,占全球总消费的20%;北美钯金消费57吨,占全球总消费的23%;西欧钯金消费37吨,占全球总消费的14%;日本钯金消费25吨,占全球总消费的10%。
2)中国铂钯消费
2024年我国消费铂金64.4吨,同比下滑3.1%。其中汽车催化剂领域消费铂金16.5吨,同比下滑13.6%。工业领域用铂金29.2吨,同比下滑0.7%,玻璃行业已经成为国内用铂金量最大的终端领域。
2024年我国钯金实际需求68.9吨,同比下降19.4%,钯金消费降幅远远大于铂金消费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