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6日电(马萌伟)25日,由于不及预期的零售销售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美元指数回落并跌破100关口。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涨破7.09,创逾一年来新高。
具体数据显示,欧洲交易时段早盘,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升破7.09,触及逾一年来的盘中新高;进入北美交易时段,离岸人民币进一步走强,一度涨破7.08关口,最高触及7.0789。

美国9月PPI环比上涨0.3%,核心PPI环比上涨0.1%,显示出美国通胀正在重新升温。同时,美国9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2%,连续四个月正增长但显著放缓,且低于市场预期,汽车销售四个月来首次下滑。
ADP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显现进一步疲软迹象。数据显示,过去四周私营企业每周平均减少13500个工作岗位,较一周前公布的每周减少2500个岗位呈现加速恶化趋势。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6.8点至88.7,创下七个月来最大跌幅,消费者对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
此外,美联储主席选拔进入最后阶段,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总统特朗普预计将在圣诞假期前决定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贝森特透露,在面试候选人的过程中,一个核心主题就是“让美联储变得更简单”。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被视作美联储主席人选的领跑者。
2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30个基点,报7.0796,创2024年10月14日以来新高。亚洲交易时段,在岸与离岸人民币继续走强,双双升破7.08关口。
东方汇理高级策略师David Forrester指出,美国公布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后,市场加大了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押注,美元因此走弱。Forrester认为,哈塞特成为接替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的热门人选的消息,也导致美元承压。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受日元较快贬值等影响,全球汇市波动加剧,美元指数出现震荡上行走势。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走势稳中偏强,近期CFETS等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也升至4月初以来高点。
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向偏强方向调整。这或与年初以来国内经济走势偏强,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而人民币兑美元尽管有所升值,但未能与之充分匹配有关。这意味当前汇市调控正在向推动CFETS等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适度上行方向发力。这有助于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今年我国出口超预期,7月以来国内资本市场走强,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提振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中金外汇表示,综合来看,因降息预期的摆动和风险情绪的恶化,美元反弹较多,不过基于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以及年末季节性临近,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或偏向于平衡,人民币在强美元的环境下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临近年末,相关重要事件会驱动新一轮的增长政策预期及风险偏好的变化,人民币汇率整体或仍有望维持温和偏强的态势。
王青预计,短期内人民币还会处于偏强运行状态,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美元走势、人民币中间价调控力度,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总体上看,接下来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大体会保持与美元反向波动、波幅相对较小的运行格局,年底前快速升值、乃至进入7.0以上区间的可能性不大。
瑞银全球研究表示,在明年新兴市场的表现中,看好中国股市和人民币。信心增强、实际利率下降和信贷增长回升,为新兴市场央行进一步放松政策创造了空间,预计2026年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将有所改善,主要经济体将推出新的财政刺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