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政府以“园区服务+认股权”孵化模式,为湖北索敢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认股权”融资服务。湖北索敢科技所在的三峡创谷产业园,将3年租金与服务价值直接折算,换得企业8%的股权认购权,成为湖北首笔“认股权”融资模式的成功实践。
索敢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品种育种开发与科技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田菁新品种“中科菁 1 号”在湖北省的独家经营权。索敢科技负责人沈祥陵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以三峡大学高粱功能基因组及种质资源利用团队核心科研人员为基础,在以认股权为纽带的新型关系下,产学研不再是外部合作方,而是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研发引擎,认股权机制降低了企业初创期的成本压力,可以将现金流投入到更核心的研发、市场和人才中去。
宜昌市西陵区政府办金融工作负责人刘爱红介绍,中小科创企业多是“轻资产、高投入、长周期”属性,核心资产多为专利等无形资产,缺乏传统贷款所需的实物抵押物,且初创期无稳定现金流,难以通过传统渠道融资。认股权以“债权+股权期权”模式,无须实物抵押或复杂的知识产权价值认定,依赖企业未来成长潜力,让企业无须立即让出股权就能获得资金,一般认购股权比例3%-8%,既解决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的资金缺口,又可避免股权过快稀释,从而保障创始人的控制权。
三峡创谷产业园负责人表示,园区成为股东,相当于给企业做了信用背书。这在企业后续的融资、吸引客户、招聘高端人才时是一个极具分量的“信任状”;也可以让企业更直接、更早地了解并申请到政府专项补贴、科研经费、税收减免等政策。
“园区的投资目标不仅是财务回报,更看重产业培育和长期社会效益。通常比纯财务投资人更有耐心,不会追求短期退出,会给予企业更长的成长时间。”上述园区负责人说。
沈祥陵进一步补充道,基于公司涉及众多关键技术,引入政府资本而非纯外资或不明背景的资本,可以确保公司的技术主导权和控制权符合国家战略方向,避免未来陷入地缘政治或安全审查的麻烦。
随着索敢科技借助该模式实现成长,这一案例将成为三峡创谷产业园的招商“活名片”,既依托企业发展吸引上下游配套主体,又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与认股权机制实现“招育留聚”闭环,持续优化产业生态,让招商从单一引企升级为产业聚合,持续提升园区吸引力。
刘爱红表示,未来将以三峡创谷产业园为样板,在辖区科创园区内全面推广“认股权365”融资模式,复制“园区孵化服务+认股权”“担保增信+认股权”等模式,覆盖更多细分科创领域,计划5年内推动50家以上科技企业通过认股权模式获得融资,助力西陵科创型企业长续发展。
不止于“认股权”融资模式,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西陵区已将 “建立股权投资 + 债权融资 + 担保增信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纳入“十五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整合政务、专利、信用等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支撑,为不同阶段企业提供融资对接、资质评估、信用评级、行业咨询、投融资政策咨询、融资担保等一站式综合金融公益服务,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