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4:08:30 股吧网页版
美国大量实验用猴被迫“退休”?真相来了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钱童心

  近日,一篇刊登在《科学》(Science)网站的消息披露,美国大量的实验用猴将被迫“退休”。

  消息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内部已发出指令:要求在今年年底前结束所有使用猴子实验的研究项目。根据《科学》网站的消息,受影响的是CDC在亚特兰大的几处设施,涉及大约两百只猕猴和近缘物种,这些猴子主要用于传染病相关研究,比如HIV暴露前预防、抗病毒制剂、肝炎等。

  这是继10年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实验用黑猩猩“退休”计划以来,美国政府机构首次终止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项目。目前这些猴子的前途未卜,其中一部分可能被转移到灵长类动物保护区,另一部分可能会被安乐死。

  消息一传出,一些网站就开始大量转发,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类器官”(organoid)平台的倡导者,他们认为科研“新方法学”的号角已经吹响,“后动物时代”即将到来。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署和NIH在内的几家机构负责人均已宣布,计划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依赖,并打算在器官芯片及其他“新方法学”研究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CDC的这一指令仅对该机构内部有效,并不直接约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体系的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大学和企业实验室等,更谈不上“美国全境停止用猴做实验”。相关数据显示,NIH目前还监管着近7000只非人灵长类动物。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美国近年不断推动所谓“新方法学”(NAMs),包括器官芯片、类器官、高通量人源细胞和计算毒理学等,希望在药物安全评价和部分基础研究领域减少对动物、尤其是对灵长类的依赖。

  “CDC停用实验猴,很容易被包装成‘向先进替代技术转型’的样板工程。但真正实现‘完全替代’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孙强表示,“CDC的猴实验虽然数量不大,却集中在一些对公共卫生非常关键的方向,比如HIV预防策略、抗病毒疫苗和暴露后干预。对于包括上述疾病在内的诸多重大人类健康问题,非人灵长类在‘临床前最后一道关口’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孙强看来,类器官的出现,虽然为“完全替代”动物实验的论调带来了曙光,然而,截至去年年底,国际公认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案仍然寥寥无几。“类器官是否能够充分重现人类疾病的复杂性,并最终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取代动物模型,这一问题已到必须认真讨论并明确回应的时刻。”孙强指出,“盲目认为类器官可以全面取代动物实验,不仅不利于科学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容易误导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造成认知偏差甚至决策误判。”

  以大脑“类器官”为例,2008年,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的自组织能力在体外自组装成极性大脑皮质样组织,表明多能干细胞具有自发形成复杂结构的潜力。孙强表示,尽管“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能够一定程度上部分模拟体内器官的特征,且部分具备器官来源的外观特征,但远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器官,其本质上仍属于具有一定人工性质的异质性细胞团。

  从中国科研和产业的视角来分析,孙强认为,目前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不是“美国还用不用猴”,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谁能最先从“替代方法学”上拿出扎实的成果,把新的方法科学地嵌入到转化医学和药物评估流程中,在未来的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对于仍然大量依赖非人灵长类资源的国家和平台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机会。

  “CDC终止内部实验猴项目是一面放大镜,照出了当代生物医学里一个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在迫切需要新疗法、新疫苗、新技术的同时,在哪些问题上必须用到动物,特别是非人灵长类?哪些环节可以迁移到类器官、器官芯片和计算模型,用它们来替代或筛选?”孙强表示,“只有在这些问题上给出负责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答案,才能真正推动科学与伦理共同进步的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