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最新统计显示,全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这其中难治性高血压约占10%。近年来,一种全新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简称RDN)成为国际公认的难治性高血压新解,术中应用器械常年由国际知名跨企垄断。
就在今年,由上海专家医企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可经桡动脉入路的RDN射频消融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及药物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一举打破以往“卡脖子”格局,“国货”还以其全球首创技术亮点走出国门、造福更多高血压群体。
关于RDN这一创新疗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表示:目前高血压主要有三种疗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以RDN为代表的器械疗法。RDN疗法的临床应用不仅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将推动高血压学科发展。
高血压防治的核心在于提高控制率,其关键在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筛查与管理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托整个高血压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RDN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建设强大的高血压专业学科,为高血压防治和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最终解决高血压防治和控制问题,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水平。
什么是难治性高血压?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瑞金医院高血压科许建忠教授解释,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足量、合理的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通常包括一种利尿剂),血压(特别是诊室血压)仍然高于目标值(通常为140/90毫米汞柱),就属于难治性高血压。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高危患者,目标值更严格(130/80毫米汞柱)。
近年RDN技术渐渐被人所熟知,并被欧美、中国纳入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专家形象比喻:人体肾脏附着丰富交感神经,这些神经如果过度活跃,会向大脑发送信号,导致全身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RDN技术犹如肾动脉“神经阻断术”,通过微创介入,精确损毁(消融)肾脏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降低异常的神经信号,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
RDN技术的问世,为用药依从性差、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早在2011年,知名跨企已于全球市场推广该技术应用所需的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同期,上海本土医疗器械公司“安通医疗”(百心安控股子公司)瞄准国产化,无缝连接临床科学家探索新一轮“医研产”,历经14年磨一剑,成功推出更科学、更人性、且具备独创性的国产RDN产品。
“传统RDN产品均是经股动脉入路穿刺,一般来说,患者最好躺一天才能出院,而对于医生来说,最担心的是股动脉穿刺容易出现并发症,这非常考验医生技术水平。”许建忠直言,“国产RDN射频消融系统,听取了临床医生的建议,首创了经桡动脉入路的规格设计,实现了更安全、患者恢复也更快的手术路径。”
47岁的刘女士高血压史有17年,她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近半年同时服用四种抗血压药物,血压仍控制不佳,诊室血压高达150-160/90-100毫米汞柱,24小时动态平均血压也有139/93毫米汞柱。刘女士入住瑞金医院后,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随后在今年七月,许建忠教授为她应用百心安“铂睿时Iberis导管”进行RDN消融术,左右肾动脉共消融45个点,术后次日患者血压在原药物不变的情况下,下降为120/80毫米汞柱左右,可谓立竿见影。近三个月随访下来,刘女士血压持续维持在120/80毫米汞柱左右。
想要突破一条新路,并不容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产RDN产品提供经桡/经股两种入路选择,这是“全球首创”亮点,但桡动脉很细,新入路需要更精巧设计与工艺,团队与临床科学家反复磨合、试验,最终解决了这一入路问题,提高了卫生经济学效益。此外,国产产品独特的四电极环形消融段,与早期单电极消融导管相比,有效提高消融效率、确保消融效果;导管全程经导丝引导进入肾动脉,不易造成血管损伤、安全性更高;交互性人机界面设计,可以实时反馈手术过程参数,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
医学专家补充,经桡动脉开展RDN技术,几乎适应所有患者的肾动脉血管解剖结构,且具有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等优势,这使RDN手术从“起码躺一天”变为可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完成。
记者了解到,产品获批后,目前全国包括数家院士所在医院在内,超百家三甲医院已实现铂睿时Iberis射频消融系统的临床应用。该系统还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新加坡、厄瓜多尔等国家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已获得德国及法国医保报销覆盖。
另悉,目前瑞金医院依托“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学术平台,将进一步探索RDN在一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以期让先进技术为更多人群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