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发布航天军工板块2026年度展望研报称,复盘“十四五”,军工体量迈上新台阶;展望“十五五”,或将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预计新型四代装备或将成为“十五五”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重点方向之一。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军事发展的新风向标,在“十五五”时期有望实现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发展,建议关注无人机攻防、地面无人装备、水下攻防、低成本弹药/导弹、军用AI等方向。建议关注新一代军机和导弹产业链和新域新质方向。军贸市场和战略新兴产业中军用技术转化应用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核能利用、国产大飞机等方向;以及军贸市场,军转民技术应用领域。
全文如下
华泰2026年度展望 | 航天军工:新装备建设周期下的新结构
复盘“十四五”:军工体量迈上新台阶;展望“十五五”:或将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我们预计,新型四代装备或将成为“十五五”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重点方向之一。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军事发展的新风向标,在“十五五”时期有望实现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发展,建议关注无人机攻防、地面无人装备、水下攻防、低成本弹药/导弹、军用AI等方向。建议关注新一代军机和导弹产业链和新域新质方向。军贸市场和战略新兴产业中军用技术转化应用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核能利用、国产大飞机等方向;以及军贸市场,军转民技术应用领域。
核心观点
复盘“十四五”:军工体量迈上新台阶
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的起步规划,也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蓝图设计。“十四五”期间,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新一代主战武器装备研发列装,军工板块上市公司营收规模迈上新台阶。2024年,中信国防军工指数119只成分股实现营收合计4194.35亿元,较2020年营收合计3349.01亿元增长25.24%,复合增速5.79%;2025Q1-Q3,119家军工上市公司营收合计2801.84亿元,同比增长3.23%。同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也得到提升,2025Q3末,119家军工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合计1671.53亿元,较2020年末固定资产合计1089.32亿元增长53.45%。
展望“十五五”:或将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展望“十五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将实现高质量推进,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借鉴美国武器装备发展方向和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军装备需求有望在总量稳中有增的情况下出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新增量或将出现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新域新质、无人智能与反制、先进武器以及低成本装备等方面。
装备建设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关注需求与产品的新结构
装备建设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关注新一代传统装备和新域新质装备。“十三五”时期,我军淘汰一代装备、压减二代装备、批量列装三代以上装备,基本建成以三代为主体、四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十四五”以来,四代装备加速发展,以九三阅兵为例,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且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我们预计,新型四代装备或将成为“十五五”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重点方向之一。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军事发展的新风向标,在“十五五”时期有望实现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发展,建议关注无人机攻防、地面无人装备、水下攻防、低成本弹药/导弹、军用AI等方向。建议关注新一代军机和导弹产业链和新域新质方向。
军贸市场和战略新兴产业中军用技术转化应用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军费开支加速增长。根据SIPRI数据,2020-2024年,中国军贸市占率仅5.87%,相比美国42.64%的军贸市占率有较大差距,与我国军工大国地位不相称。2025年,印巴冲突凸显中国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展望“十五五”,各军工集团把国际化经营摆在“十五五”发展的重要位置,中国军贸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等特点,军用技术转化应用于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将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核能利用、国产大飞机等方向;以及军贸市场,军转民技术应用领域。
风险提示:装备订单下达时间不确定;装备采购量价低于预期;新域新质装备推广低于预期;本研报涉及的未上市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