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车市中,燃油车受整体趋势影响,市场愈发萎靡。东风本田目前虽然产品结构上有油车、有HEV、有PHEV、还有纯电,但我们的强项和优势是燃油和HEV,所以东风本田需要把固有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和壮大。”11月21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拉开帷幕,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曹东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在东风本田的品牌体系中,“信念、突破、远界”不仅构成了其核心信条,更已内化为指导其一切经营行为的行动准则。对于上述三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曹东杰解释道:“第一信念,(就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中国市场是本田最为重要的市场,本田方也非常认可中国市场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不会放弃,会一贯坚持我们在传统领域的优势;第二突破。虽然前期新能源转型不是很成功,但我们会持续‘攻坚’。认准了新能源,那么不管是东风方也好,还是本田方也好,都会持续向新能源继续转型;第三远界。我们品牌有一个口号,叫‘Stay ahead’志在先端,东风本田的核心优势是环保、舒适和安全,这是我们作为‘造车人’的根本,而我们会坚持往这个方向持续努力,为中国广大用户提供更适应中国市场的商品。”
小市场撬动大份额
“即便燃油车市场萎缩,但东风本田一贯的做法就是小市场、大份额。”曹东杰称:“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诉求,在如今的广东等地,燃油车占比仍然比较高。”
记者注意到,面对燃油车市场受新能源转型冲击而持续萎缩的行业趋势,东风本田持有一份审慎而积极的乐观,其视角并未停留于危机本身,而是聚焦于如何在局中开创新的机遇。
曹东杰告诉记者:“我们看到新能源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胜利,但站在全国年销3000万辆的视角,哪怕(燃油车的销量占比)只有30%,它也有接近1000万辆的份额。在1000万辆里,我们怎样把自己的角色做好,怎样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重点。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我们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以及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操控感,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全球品质,一脉相承’,我们会进一步把这些优势传承下去。”
“燃油车对东风本田来说非常重要,现阶段我们在中国的保有量已超860万辆。庞大的保有量,是我们经销商体系维持运转的重要基盘,也是售后收益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会继续维持好。未来,我们会积极向新能源转型,会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态势,一是传统油车市场,二是面向新能源,我们相信下一步,在新能源领域也能卷土重来。”曹东杰说道。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合资品牌从2026年起已将产品投放作为重要砝码。对此,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领域负责人龚熙向记者强调:“对东风本田而言,燃油车依然是基盘。我们现有售卖的一些车型,在2026年会以焕新的方式进行提升,包括提升性价比、配置、产品力,增加用户吸引度。我们从未停下新能源发展的脚步,未来东风本田会有新的规划和考量,目前在股东双方、公司内部,都在紧密探讨过程当中。”
基于对东风本田在华发展的洞察,龚熙称:“东风本田在中国发展已超20年时间,长期的市场拼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保有客户,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产品的反馈都是非常正向的。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跟竞品都在想如何找到一个破局之路。对此,东风本田需要更多地去倾听中国用户的声音,以及采用中国的标准和供应链,还要比拼大家的反应速度。中国用户、中国标准、中国供应链和中国速度,这些想法都会在未来的产品上落地。”
谈及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退坡可能产生的影响,曹东杰告诉记者,政策退坡标志着市场进入了一个价值竞争的新阶段,对于东风本田这样一直坚持长期主义,一直注重品质和综合产品价值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让用户从关注价格和配置,回归到对车辆的安全、品质、保值率以及全生命周期体验等多方向做一个综合的考量。东风本田会借此机会进一步放大优势,让更多的用户感受到东风本田产品长期使用的价值优势。”
“例如在西北市场,我们目前还是有非常大的份额,从这点上看,客户对东风本田品牌认可度很高,我们会持续放大这一优势。例如CR-V,光中国本土就已热销超过320万辆,我们会用好口碑优势,并持续传递出去。在该有的份额里,我们需要去争取,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曹东杰补充道。
扩大本土“朋友圈”
“东风本田要做本土化创新,过去我们依托于外方做技术导入,现在我们需要充分结合东风和本田两者的优势,基于本土化将各自优势融合、创新。”对于上述发展思路,曹东杰也补充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在此过程中,需发挥本田在操稳、安全、可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基于全球化的开发体系、开发标准,站在全球视野定义更高的基准。东风会基于自身多年的积累,更快速,更好地适应中国现地客户诉求,特别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猛士,在电动化方面都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准。我们要做的是把东风一流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和本田在安全、可靠、操控等方面的优势融合,来打造新一代车型。”
“在转型过程中,东风本田正从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客户的声音一定是我们需要倾听的。我们开发的产品,一定是依据客户的需求来做的。”龚熙表示,“东风本田需从观念上转变,目标是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东风本田在线上、线下,已经构建了完善的倾听客户声音的链路和渠道,包括私域场景,及东风本田App,都是跟客户交流的平台。”
除了线上外,东风本田也在布局线下。龚熙表示,在线下,东风本田通过各式交流活动,与客户沟通。比如在11月13日,东风本田和腾讯智慧出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风本田将依托于腾讯强大的生态链,以及数字化能力,为我们获取更多声音,为后续的产品焕新提供重要参考,包括未来开发的新产品,也一定会以客户的视角来考虑产品开发的工作。”
据悉,整合股东双方核心资源与技术优势,加速新能源业务转型落地,同时持续拓展产业“生态圈”与合作“朋友圈”,成为东风本田应对行业变革、巩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举措。
对于扩大“朋友圈”的考量,龚熙直言:“在本土化的供应链和合作伙伴方面,不管是本田,还是东风本田,都在不断扩大‘朋友圈’。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中,无论是技术还是供应链伙伴,东风本田都是全球领先,所以要在中国进行深耕,我们必须不断扩大‘朋友圈’。”
谈及本土化开发的规模,曹东杰坦言:“我们本土化开发和几家兄弟企业相比,规模可能有差距,但是不代表东风本田没有自主研发体系。我们自主开发的X-NV、M-NV等车型,都投向了市场,并通过这些车型的打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发体系。目前这套体系体量不到1000人。下一步我们将壮大本土化的研发体系,人数上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放大一倍。”
现地化研发和供应链管理是东风本田面临的挑战。曹东杰表示:“在产品上,我们需按照中国市场、中国客户的诉求进行积极的产品策略调整,所以我们正在依托东风和本田双方股东的优势,企划面向未来新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在供应链体系方向,我们需要突破和布局,东风本田后续会积极引入现地的供应商体系,来进一步适应中国客户现地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