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9点,走进华东(金华)农产品寄递共配中心,工作人员正麻利地将刚分拣完毕的橘子等鲜果装入货箱,固定在无人机支架上。随着一声嗡鸣,无人机携着满载的货箱腾空而起,朝着6公里外的轨道大厦起降点飞去。
5分钟后,这些刚从市场分拣完毕的农产品将通过轨道交通转运至综保区站点,等待末端派送。“这些水果上午从市场收来,现在坐上轻轨,中午就能送到市区市民手里。”金华市轨道交通控股集团运营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马俊红指着列车车厢说,这趟列车十分钟一班,即便货量不大也能准时发运,绝不会耽误鲜果的配送时效。
而在另一边,百公里外的横店高铁站中铁快运营业部内,工作人员推着满载快件的分拣车穿梭在货场中,将顺丰快件、散客包裹逐一装载上发往西安的高铁列车。“‘双十一’的时候我们还开了专列,现在日均运量稳定在1吨左右。”马俊红介绍。
这是金华新型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中寻常的一幕,“低空短驳+轨道集散+高铁干线”的立体物流网络,正打破时空限制,重塑物流的效率边界。
马俊红表示,金华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市邮政公司打造的“金轨天翼行”专线,作为浙江省首条常态化运行的“轨道+低空”物流航线,自2025年7月开通以来,已累计飞行220架次、运输货物875件。这条全长6公里的航线,将传统陆路运输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单批次运输成本降低35%,成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空中绿色通道”。
不同于传统整车运输需集货满载才能发运的模式,无人机运输仅需20公斤至30公斤载量即可启运,大幅缩短了等待时间。“我们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闲时运力,比如京义东线路中午时段的富余运能,与无人机短驳形成互补。”马俊红解释道,轨道运输受天气影响小,保持十分钟一趟的稳定开行频率,有效盘活了闲时运力,即便货物不足也能保持常态化运行,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而无人机则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灵活接驳难题。目前,该专线主要承运同城邮件及助农水果,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增加飞行频次。
在跨区域运输领域,金华的创新探索同样走在前列。今年8月,长三角地区首个“轨道+高铁”合营的中铁快运营业部在横店高铁站启用,填补了东阳区域高铁快运业务空白。11月,横店站至西安北站的高铁预留车厢货运业务正式开行。
“我们整合了高铁、普铁、集装箱、低空、汽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与中铁快运深度合作,承包运营横店高铁站,并计划拓展义乌站等站点。”马俊红介绍,借助横店站早班高铁的独特优势,金华的货物可实现“夜间集货、清晨发车、当日达西安”的高效运输。同时,这种多式联运模式还催生了“金轨高铁通”等特色服务,不仅能将长沙茶颜悦色、宁波大黄鱼等异地美食几小时内运抵金华,更让金华两头乌、本地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搭上“高铁快车”,上午从金华发车,下午就能端上北京、上海市民的餐桌,助力农户增收。
从低空无人机的精准接驳到轨道交通的高效集散,从高铁干线的跨城疾驰到城乡末梢的无缝覆盖,金华以“低空短驳+轨道集散+高铁干线”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创新实践,正将“小时级送达”从愿景变为日常。
27条规划低空航线的蓄势待发,义乌站等新站点的拓展蓝图,以及“金轨天翼行”“金轨小时达”“金轨高铁通”等特色服务的持续升级……未来,随着立体物流网络的不断织密,金华将进一步让地域好物打破时空壁垒,更让物流红利深度惠及城乡产业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