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几条来自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真是让人对美国的财政状况有了新的认识。2025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达到了2844亿美元,不仅高于去年同期的约2570亿美元,也远超市场预期的2350.5亿美元。这背后有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个是政府支出依然高企,另一个是收入端出现了罕见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关税收入的暴增。作为一个关注宏观经济的人,我觉得这些数字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好好梳理一下。
政府收支失衡加剧,赤字创下新高
先看整体情况。数据显示,美国10月的财政支出为6887亿至6890亿美元,而收入约为4040亿至4044亿美元,由此形成了高达2844亿美元的单月预算赤字。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高出超过270亿美元,说明美国政府的收支失衡问题正在进一步扩大。虽然10月通常是新财年的第一个月,支出相对集中,但如此大的赤字规模仍反映出财政压力在持续累积。市场原本预期赤字为2350.5亿美元,实际数值远远“超标”,显示出当前财政轨迹可能比外界预想得更不容乐观。
财政收入创新高背后的特殊驱动因素
有意思的是,尽管赤字扩大,但10月财政收入却达到了404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按理说收入增加有助于缓解赤字,可为什么赤字反而更大?关键在于这笔收入的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净关税收入飙升至314亿美元,远高于2024年同期的73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的新纪录。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正前所未有地依赖贸易政策带来的财政收益。这种变化可能与近期强化的关税措施有关,比如对特定进口商品加征税率或扩大征收范围。关税已成为支撑美国财政收入的一个显著变量,而不再仅仅是贸易工具。
高额关税是否可持续?未来风险值得关注
不过,我也有点担心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短期内靠关税填补国库确实见效快,但从长期来看,过度依赖关税可能会推高国内物价、加剧通胀压力,并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而且,如果全球经济放缓导致进口量下降,这一块收入也可能迅速萎缩。换句话说,当前的财政“增收”更像是结构性的波动,而非稳定的税基扩张。再加上支出端没有明显压缩迹象,未来的财政平衡恐怕会越来越难维持。作为观察者,我觉得接下来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国会是否会就债务上限和支出控制展开新一轮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