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01:52:49 股吧网页版
国开行提醒大家防范的“人民资产”是什么?记者被宣传“投600元赚8万元” 投资者提现时给的却是假汇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个疑似资金盘的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竟然打起了国家数据局、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的幌子,其猖狂程度令人震惊。

  国开行日前发布了一则辟谣声明,提醒消费者、投资者谨慎对待所谓的“人民资产”平台。国开行表示,自身与“人民资产”的一切行为无任何关系。被上述平台“碰瓷”的还有国家数据局。去年国家数据局也发布过声明,表示从未颁发“个人数据资产拥有权确权凭证”。

图片来源:微信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人民资产”App(应用程序)的下载地址显示其注册于柬埔寨,疑似由境外团队运营。另外,该平台的活跃也离不开一群神秘“撸盘侠”的暗中支持。

  “人民资产”接连“碰瓷”国家数据局、国开行,但下载地址在境外

  国开行近期接到群众反映,有自称“人民资产”(或“人民资产”App、“人民资产”项目部)的不法组织谣称与该行签署战略协议,由该行开具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兑付证券资金,“人民资产”还发布《关于证券资金开具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通知》误导投资者。

  在此次国开行辟谣之前,“人民资产”还曾“碰瓷”过国家数据局。2024年,有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人民资产”App的推介视频,声称“完成个人数据资产变现权确权,能立即提现个人所有数据资产”等内容。

  国家数据局2024年10月发布声明称,所谓“个人数据资产拥有权确权凭证”并不存在,不法分子发布的《关于10月15日开放个人数据资产价值变现权确权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人民数据资产确权服务平台的通知》等,都是伪造文件,该行为涉嫌伪造国家公文、印章。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2024年12月,公安部经侦局公布的一起发生在湖州南浔的案件也与此有关。当地城西派出所之前接到的预警指令显示,辖区陈某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具体情况为陈某花了1000元投资所谓的“国债”,视频画面中就出现了“人民资产”App。

  从社交平台上的信息还可以发现,“人民资产”的投资者以老年人居多。一位投资人的子女告诉记者,她母亲已经参与“人民资产”投资活动一年多,共投资了约20万元,提现过几次,但仍然没有回本。“劝不住,和她说是骗子也没用。好像警察给她打过电话,拦不住当事人要投。她就指望那些数据资产能一下子提出来,几百万(元)啥的,特别相信。”这位投资人的子女说。

公安部经侦局发布的警示视频画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人民资产”究竟是什么?当记者在各大主流手机应用市场检索时,并没有发现该App身影。

  不过,投资人莉莉(化名)推荐了一个链接,让记者下载了“人民资产”App。但值得注意的是,下载链接指向了一个境外网站,疑似App并非由境内团队运营。Whois查询网显示,该网站域名注册人地址位于柬埔寨金边市。

  投资600元,80天后就能收获8万元?提现后拿到的却是假汇票

  打开这款App,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人民数据资产确权服务平台”等“碰瓷”文字的启动页。进入首页,页面上有标语自称“数据交易所上市进度97%”等。App的下方显示其有所谓“汇票”“交易所”等功能。

  使用者需要在该App中完成所谓的个人数据资产贡献权、使用权、拥有权等确权,领取“数据资产”。而“数据资产”可进一步转换成“数据原始股”(需要支付608元的数据资产永久转换权申请费),“数据原始股”则被描述为可按照App显示的“实时股价”进行提现。

图片来源:“人民资产”App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该App还设置了“拉人头”奖励,比如“直推一级”奖励数据原始股30股,“直推二级”奖励数据原始股20股,“直推三级”奖励数据原始股10股。

  莉莉告诉记者,“人民资产”App甚至还有一些自称的“成员国互助”投资项目。她最近就参与投资了其中一个所谓的东欧某国“货币与证券交易所互助”项目。该项目仅需投资600元,就可以同时享受该项目的三档收益。第一档,每日获得收益50股,周期80天;第二档,每日获得110股,周期7天,周期结束次日获得18000股;第三档,每月1日获得16800股,周期72个月。

  假如投资80天,那么总收益就是三档收益之和,即可获73170股。莉莉表示,她提现时App显示的“实时股价”是1.19元/股,对应的金额就是87072.3元。

  这意味着,只需投资600元,等待80天,就可以收获超8万元的收益,这不禁让人惊掉下巴。

所谓的“成员国互助”投资项目,图片来源:“人民资产”App截图

  但是投资者真能收到钱吗?答案是没有。

  当小莉将“数据原始股”提现时,收到的并非现金,而是一张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她向记者展示的一张汇票的票据金额达15万元,到期日是2025年12月9日。票面信息上称出票人是“人民资产”,并谎称开户银行以及承兑人均是国开行总行。

  “人民资产”App上展示的一张“红头文件”更是谎称,证券资金需先申请开具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票据到期后由国开行予以兑付。

  正如前文所说,国开行已经辟谣了上述银行承兑汇票以及相关文件的真实性。

  记者了解到,近期已有很多“人民资产”投资人在提现时收到的不是现金,而是上述伪造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这些商业汇票的到期日集中在12月。至于这张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能否兑换成现金,很多投资人心里虽然没底,但仍然抱有一丝希望。他们认为:“不要投太多了,等下个月吧,看能不能兑现。”

  11月25日,广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杰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人民资产”平台符合“资金盘”(一种非法金融诈骗模式,其运作原理与庞氏骗局相似)特征,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第一,冒用机构、单位名称发行相关票据、产品。

  第二,其所谓的产品并没有真实的底层资产支撑,并以“数据资产确权”“原始股”等虚构概念包装。平台还要求用户支付高额申请费(如608元转换费),其本质涉嫌传销中的入门费陷阱。

  第三,其存在拉人头传销模式,即设置多级推荐奖励。“通过发展下线扩张规模,再结合底层资产的虚假性质,其符合传销式资金盘的典型结构。”曾杰分析说。

  资金盘江湖为何猖獗?“撸盘侠”难辞其咎

  令人好奇的是,既然“人民资产”已经被指出涉嫌造假,为什么还有人源源不断地卷入其中。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部分投资者并非不知“人民资产”的真实面目。

  莉莉其实就是这样一位投资者。当记者将国开行的辟谣链接发给她时,她竟然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我就是在里面薅羊毛的,你没听懂我的意思吗外面所有的平台都是一样的,看你怎么玩了。”

  据记者长期观察,资金盘项目之所以屡禁不止,与一群“撸盘侠”的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撸盘侠长期潜伏于各种所谓的投资群中,他们表面上伪装成项目的投资者,但实际上怀有更深层的目的。他们对资金盘项目的发展规律了如指掌,企图在操盘手逃离之前,虎口夺食,大捞一笔。他们相信,只要在项目收网之前及时撤退,便能避免成为最后的接盘者。随着资金盘江湖的长期发展,资金盘项目方与撸盘队伍的团队似乎在暗中形成了一种不良默契,最终是让不明真相或最后入局的无辜者深受其害。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对“撸盘侠”的报道,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自作聪明的撸盘侠们也有失手的时候。莉莉告诉记者:“有的人就是入局太深,就被套了。”

  “‘撸盘’狂徒们通常抱有侥幸和赌博心理,企图在击鼓传花停止前安全‘下车’,而此类项目则抓住了他们的心理弱点,在项目跑路的前期不断让散户们以盈利的方式尝到甜头,再找准一个时机进行‘收网’。”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曾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前这类资金盘项目的投资者常常通过QQ群、微信群等接头,但随着国内社交平台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些群体也在不断腾挪藏身之地。以“人民资产”为例,该项目方是通过一个名叫“民数聚”的App对投资者进行宣导工作,比如定期召开线上会议,引导投资者学习操作流程等。记者注意到,该App的下载地址同样是一个注册于柬埔寨的境外网站。

  苏筱芮认为,这类“盘子”项目通常有如下特征:

  一是片面强调收益,刻意隐瞒风险;

  二是网站运行不稳定,或在正规应用商店难觅踪迹;

  三是商业模式不透明,收益从何而来语焉不详;

  四是习惯通过拉人头方式引人入局,且公司运营、高管团队等方面信息无从知晓。

  “这种‘盘子’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本质是击鼓传花,引诱后续的‘接盘侠’入局,当击鼓传花游戏进行不下去时,正在‘接盘’的散户就会遭遇资金损失。”苏筱芮表示。

  就撸盘侠这个群体存在的原因,曾杰一针见血地说道,无非就是追逐利益和侥幸心理驱使。他们通过推广他人,获得相应的动态收益,平台也会给予相应的静态收益,前期获利离场之后,往往也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和追缴,风险成本较低。

  “此外,这里面还隐藏着更大的潜在利益。例如,参与非法平台早期的薅羊毛活动后退出,参与者可能会组建专门的举报团队,以举报、立案、投诉等手段相威胁,向非法平台索取更多的财产。”曾杰进一步介绍说,有时,他们甚至会针对合法经营的企业,通过反复连续不断地报案或投诉进行骚扰,企图索取财物,严重破坏营商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