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詹钰叶
当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处在改革深化、提质增效关键期。在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领下,深圳证监局聚合多方力量纵深推进全链条改革,在改革中迈上发展新台阶,积极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圳能量”。深圳公募基金市场活力足、创新实力强,机构数量与管理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深圳统筹推进覆盖产品端、销售端、评价端的全链条改革,传导“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产品端方面,今年有9家基金公司发行14只浮动费率产品,规模148.72亿元;深圳证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深圳公募基金公司自购存量达219.81亿元。销售端方面,自2023年7月费率改革以来,深圳31家公募基金公司累计降费让利超60亿元;投教服务端方面,深圳7家基金投顾试点公司服务客户约36.37万户,服务资产154.06亿元,形成良性发展生态。
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向的关键期。深圳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塑造价值、创造新生态,“长钱长投”成效渐显。来自深圳证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深圳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年金等养老金产品规模超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超10%;平安保险和太平保险已在深圳设立私募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
投研能力硬核进阶,为基金规模质量双升筑牢根基。截至9月末,深圳权益类基金规模达2.13万亿元,今年以来增长23%;指数基金快速发展,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达31%,较2020年底增长达267%。深圳全部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超1.32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超20%。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深圳公募基金行业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枢纽功能。聚焦科技创新,深圳公募基金公司加大科技主题产品布局,引流金融“活水”浇灌新质生产力。截至9月底,科技主题基金达495只,规模达5060.9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60.94%,积极参与首批科创债ETF发行,募集规模超110亿元,有效支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深圳引导机构持续优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与服务,精耕养老产品,助推银发经济发展。截至9月底,深圳养老目标基金数量达53只,规模为142亿元,今年以来增长超30%;58只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Y份额规模今年以来增长近60%。
发力绿色金融,深圳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统筹做好深圳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行动方案》,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支持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截至9月底,深圳绿色主题基金规模1123.34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增长22.33%。
依托“双区”优势,深圳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丰富QDII、港股通等跨境投资工具,促进境内外资本双向奔赴,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截至9月底,深圳有70只ETF产品被纳入北向陆股通合格ETF名单;存续QDII和港股通产品规模达2767亿元,与2020年底相比增长超10倍。大力支持区域协同发展,深圳公募基金投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标的规模超7000亿元。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资本市场活力充沛、科创与金融深度融合、金融生态开放且富有韧性。面向未来,深圳证监局表示,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强化机构治理与合规内控,严打违法违规行为,筑牢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防线;引导行业持续提升核心投研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