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2025富达中国投资论坛。
富达国际全球多元资产主管Matthew Quaife指出,2026年全球宏观环境整体偏积极,经济预计保持韧性,货币与财政政策维持宽松,过去一年困扰市场的通胀高企和关税风险已有所缓解。短期看,利率下行有助于改善融资条件,但仍需关注劳动力市场恶化、通胀反弹、美联储独立性争议,以及AI资本开支与盈利周期的可持续性。中长期而言,全球区域分化加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叠加美元走弱,这些结构性变化将深刻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与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层面,在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企业盈利支持下,看好股票资产,中国、韩国、南非等新兴市场更具吸引力。”Matthew Quaife认为,中国AI领域的突破,推动离岸和在岸科技股在2025年表现亮眼。中国自主AI生态系统、庞大的国内市场、政策利好以及技术消费群体的扩大,将加速AI更广泛地应用,为科技股在2026年及未来的表现提供支撑。
Matthew Quaife进一步指出,美元贬值为新兴市场本币债券,特别是拉丁美洲市场带来机遇;信用债方面,利差收窄后短久期品种更具防御性,高收益债券因基本面稳健仍值得关注。为增强组合韧性,投资者需重新审视美元风险敞口,建议搭配黄金、绝对收益策略及私募资产等另类工具,以对冲地缘与政策不确定性。此外,美联储或再降息,叠加德国财政扩张与国防支出加码,欧元资产吸引力正在提升。
富达国际首席投资官(股票投资)Niamh Brodie-Machura预计,2025年全球企业盈利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未来一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双位数,IT板块利润增长或达25%。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仍将主导2026年市场,由AI驱动的盈利增长趋势有望延续。但投资者需认识到其商业化路径尚未得到验证,风险也在累积,关键在于挑出能把技术优势变成持续盈利和现金流、足以支撑当前估值的企业。
Niamh Brodie-Machura认为,多元化分散依旧关键,并将利好收益型投资。全球来看,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突破,估值优势、“反内卷”政策及贸易摩擦缓和,有望推动盈利修复,更大范围的牛市信号已现。欧洲通胀回落、利率走低,为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提供有利环境,航空航天和国防板块将受益于“重新武装”趋势。日本正走出低通胀、低利率时期,公司治理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总体而言,市场担忧虽在,2026年仍不乏强劲回报机会,只是格局较去年更趋多元化,因此需拓宽投资视野,继续寻找能够带来长期稳健回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