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0后”绍兴商人俞光创立的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师傅文创)再度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也是铜师傅文创2025年5月首次递表失效后二度冲刺港交所。
公司于2013年成立,俞光借鉴小米模式,成功将铜制产品这一冷门且带有“老气横秋”标签的生意,做到了年收入达5亿元的规模。
在“小米系”股东加持下,这家“铜质潮玩”的代表性企业,从A股创业板铩羽而归后转战港股,能否在资本市场续写“铜变金”的传奇?
原创设计能力强大
2022~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铜师傅文创在线客单价呈下降趋势,分别为958元、822元和777元。招股书显示,在线客单价整体下滑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偏好逐渐转向更轻便、更精致的SKU(最小库存单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在铜师傅文创自营的电商平台上,价格最低的是一件售价35元的铜制葫芦摆件,价格最高的则是一尊售价39999元的铜制佛像。
尽管已将材质版图拓展至金、银和塑胶,但在产品结构方面,铜师傅文创的核心业务仍高度聚焦于铜质文创产品。报告期内,铜质文创产品贡献的收入占比一直在95%以上,最高达到96.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底,铜师傅文创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按总收入计位列第一,市场份额高达35%,是名副其实的“铜制文创一哥”。
为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铜师傅文创建立了自研IP(知识产权)和授权IP的矩阵。2022~2024年,公司分别创建了数百个新的原创产品IP。其中,源自自研IP的收入占比超九成,彰显了铜师傅文创强大的原创设计能力。2024年,该公司新推出528款基于自研IP的SKU。
在原创IP系列里,“铜葫芦系列”和“大圣系列”的表现格外亮眼,成为铜师傅文创最为畅销的两大产品线。然而,“葫芦”与“大圣”并非铜师傅文创独有的IP或标签。
实践小米发展模式
铜师傅文创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小米的“基因”。
在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的港股上市仪式上,小米创始人雷军赠送给港交所一座“纯铜骑牛米兔”。另外,小米还为上市特别定制了2万套“纯铜点赞米兔”,市场传闻这些铜制产品均来自铜师傅文创之手。
俞光自称是小米的“骨灰级米粉”,他不仅将小米“性价比”理念刻进企业内核,还效仿“米粉节”打造“铜粉节”。
“我认为铜师傅是我们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创业企业,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和小米非常像。”2017年,雷军在个人公众号发布的《铜师傅创始人俞光:小米带给我的启示》一文中如此表述。
2017年,俞光带着简洁的PPT(演示文稿软件)和铜像样品前往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进行路演,不出所料地获得了认可。于是,铜师傅文创加入了小米生态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最新的股权架构中,俞光是铜师傅文创的第一大实控人,股权占比26.27%。而雷军背后的顺为资本和小米旗下的天津金米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为13.39%和9.56%。也就是说,小米系实际掌控股权占比为22.95%。
财务数据显示,铜师傅文创已实现连续盈利,但增长动能与利润稳定性仍存挑战。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从5.03亿元增长至5.71亿元;净利润则呈现波动,分别为5694万元、4413万元和7898万元。其中,2023年净利润出现两位数同比下滑。2025年上半年,铜师傅文创净利润同比下滑23.9%至30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