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高波表示,去年12月,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实施“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近期,国家数据局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对此进行了系统部署,并启动了首批试点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机行业数智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以下简称国机集团)在数据赋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范志超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提问时表示,国机集团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农机云,打通了农机装备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作业应用,到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推动农机从设备互联迈向数据互通。

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周逸斐摄
建设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
范志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机智能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作为我国农机行业的“国家队”,国机集团拥有中国一拖、中国农机院、中国福马、国机数科等核心骨干企业,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动农机装备由机械化向智能化提升,为护航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十四五”期间,国机集团依托自身在机械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方面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部署,承担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农机云、机械装备行业云平台建设,并服务农业农村部建设了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以多元手段,探索打造服务农机数字化转型的“国机样板”。
国机集团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农机云,打通了农机装备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作业应用,到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
在农机云基础上,国机集团搭建了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目前已接入农机设备超120万台、日均接收数据超10亿条,汇聚农机运行、作业轨迹、作业质量等多源数据,“让每一台农机都有数字身份、让每一次作业都可以被感知”,为指挥调度决策提供数据底座。
建设智慧农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范志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提升地方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政府补贴资金高效发放,国机集团服务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建设了智慧农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利用“北斗+农机”一体化应用,构建了集农户信息实名验证、农机作业数据采集、运行轨迹监管、财政补贴发放于一体的全流程闭环系统。
将原来30天以上的申报拨付周期,压缩至1天完成,实现了“手机一扫、补贴到账”,降低了财政部门管理负担,提升了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上线的农机作业供需对接功能,取得帮农民找农机、帮农机找农活、让机手干得明白、让农户用得放心的积极成效。
此外,国机集团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推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承担了农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农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等任务,打造的农业行业数据流通利用平台,推动科研院所、农机企业、生产主体、金融机构实现数据互信共享,形成“科研—制造—应用—服务”的全链条数据循环体系。
总体来看,农机云已实现从数据基础设施完善到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跃升。
“国机集团也希望与农机生产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主体等生态伙伴一起,携手共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农业生态。”范志超说,以农机云为基础,通过“大、小模型”协同等多种方式,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让未来智能农机装备不仅能“干农活”,还可以“懂农业”,不仅能“单机作业”,还可以“多机协同”,真正贯彻落实农业强国、数字中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