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美)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年内第十次下调。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最新消息,自11月2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70元和65元。折合成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下调0.05元、0.06元、0.06元。
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本次成品油价下调后,消费者用油成本有所降低。油箱容量在50升的小型私家车加满一箱油将比此前少花2.5元左右。国内多数地区92号汽油将进入“6元时代”。
“近期国际油价运行中枢有所下移。”方正中期期货首席石油化工研究员隋晓影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期国际市场利空情绪逐步蔓延,市场整体避险情绪有所升温,利空共振下油价走弱。
国泰君安期货首席分析师、能源化工组行政负责人黄柳楠认为,原油供给方面,全球原油供应充裕。非OPEC+产油国供应强劲增长,美国、巴西、圭亚那等国产量上升是主要驱动力。圭亚那因Yellowtail项目提前投产,产量达创纪录的90万桶/日。但俄罗斯供应受限,美国对Rosneft和Lukoil的制裁导致乌拉尔原油出口受阻,价格贴水大幅走阔,印度等传统买家转向中东原油。全球原油市场呈供应过剩态势。
原油需求侧整体呈现增速放缓、内部分化的格局。黄柳楠表示,因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但增速仍高于2024年。炼油环节成为关键瓶颈,全球炼厂开工率因计划检修、意外停产及制裁导致的物流问题大幅下滑。与之相反,成品油需求结构性强劲,由于柴油和航空煤油库存处于低位、工业运输需求旺盛及俄罗斯油品供应中断,裂解价差飙升至多年以来高位。
展望后期油价走势,黄柳楠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Brent、WTI原油价格或考验4月前低,甚至可能考验50美元/桶,上海原油期价跌幅或小于外盘。建议关注宏观预期潜在反转,届时油价波动或放大。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曹莹莹表示,俄乌谈判重启有望减弱原油供应担忧,油价或承压偏弱运行,国内成品油存在“两连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