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陈露)近日,“AI赋能产融共进——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2025年主题峰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举办。与会嘉宾认为,未来租赁行业可借助AI技术赋能业务全流程,聚焦绿色、数字等前沿产业,深化产融协同,破解发展瓶颈,以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该校高度重视行业服务与创新赋能,希望以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以AI技术为纽带,深化“产学研融”联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欧阳卫民以《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引扎实推进经济金融强国建设》为题,从“目标-差距-发力点”三维度,解读了“十五五”期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14条路径。他表示,AI时代融资租赁需聚焦绿色产业、数字产业等重点领域,发挥“设备租赁+资金融通”独特优势,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郑小林围绕《可信人工智能驱动金融变革》展开分享,剖析了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数据安全、算法公平性等核心挑战,分享了高校在智能风控、隐私保护大模型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参考。
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军聚焦中小型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困境,提出“坚守产业金融、聚焦绿色、数字、航空、人工智能赛道”的转型路径。他表示,面对当前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需求变化,中小租赁公司亟需通过深化合作破解发展瓶颈。一方面,希望与同业机构、银行及商租伙伴开展联合租赁,针对储能、新能源、算力等大额项目协同发力;另一方面,期待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机构场景融合的创新路径。
此外,本次峰会还策划五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光储充”“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光伏产业链产融协同(闭门会)”五大主题,深入探讨租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