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正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全球贸易体系长期形成的共识受到挑战,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如此,世贸组织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仍将增长2.4%。
大多数经济体未对彼此商品服务升级限制措施,多数成员在巩固既有贸易关系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合作纽带。出口商努力推动市场多元化,进口商不断开辟新的商品来源,全球供应链持续调整优化。这些事实说明,全球贸易体系在压力之下依然保持调适、重构与扩张,对世贸组织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改革必须立足于全球贸易体系的有效根基。世贸组织之所以不可替代,在于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承担着制定贸易规则、促进成员对话、提供争端解决机制等基础性功能。规则缺失,则不确定性上升;对话缺位,则合作难以为继;争端解决机制弱化,则矛盾更易激化。改革就是要让这些根基更加公平、高效、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其次,改革应推动规则更新与机制优化。确保协商一致原则不沦为决策僵局,重建高效可信的争端解决机制,提升成员广泛参与度,让所有成员都能共享贸易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正是世贸组织秘书处倡导的“再全球化”理念的核心要义。
再次,改革必须回应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世贸组织规则上次重大革新是在30多年前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当时全球价值链尚未形成,数字革命刚刚起步。如今,服务贸易、数据流动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贸易形态。世贸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指出,如能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仅人工智能一项就可能在2040年推动全球贸易额增长近40%。如果多边贸易体制无法顺应这一趋势,就可能被边缘化。
改革议题已成为将于2026年3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14届部长级会议的核心内容。应对当下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智慧。从本质上看,世贸组织集中体现了各成员的优先事项、合作精神与责任担当。心齐则事成。绝大多数成员都将改革视为维护世贸组织公信力,确保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的必由之路。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展现出了世贸组织改革亟须的魄力担当,更印证了改革已在稳步推进之中。